实验杂粮作物病害识别与鉴定.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杂粮作物病害识别与鉴定

实验三 杂粮作物病害识别与鉴定 (玉米及薯类病害) 一、 目的要求 认识和掌握杂粮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点。能独立诊断鉴定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瘤黑粉病、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病等病害,了解杂粮其它病害特征及病原物。 二、材料和用具 杂粮作物病害新鲜实物标本、腊叶标本及病原玻片标本。病害特征挂图或多媒体幻灯片等。显微镜、挑针、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常规用具。 三、内容和作法 一、玉米小斑病 1、症状观察: 观察玉米小斑病病部,小斑病的病斑一般较小,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先检视病斑,观察病斑颜色,病斑内外颜色是否一致?观察病斑有2~3个同心轮纹,是该病的症状特点。 2、病原形态观察: 病原物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Drechsler)Drechsler],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不常见,无性态为玉蜀黍双极蠕孢 [Bipolaris maydis (Nissikado et Miyake) Shoem.],半知菌类双极蠕孢属。 观察玉米小斑病病原玻片标本(或从玉米小斑病部挑取病原物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是何形状?有无分隔?观察分生孢子颜色及相对分生孢子梗的着生部位。 玉米小斑病(一)玉米小斑病(二)玉蜀黍双极蠕孢二、玉米大斑病 1、症状观察: 取玉米大斑病的叶片标本,观察玉米大斑病病斑形状、大小、颜色,病斑周围与中央颜色是否不同?若天气潮湿能否见黑色霉状物?与玉米小斑病对比,观察两病斑形状、颜色、病斑大小及病症颜色有何不同? 2、病原形态观察: 有性态为大斑病毛球腔菌 [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ell) Leonard et Suggs ],子囊菌亚门毛球腔菌属。无性态为大斑病突脐蠕孢 [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Suggs], 半知菌类突脐蠕孢属。 观察玉米大斑病病原玻片标本(或从玉米大斑病病部挑取黑色霉层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的形态,对比玉米小斑病病原菌,注意分生孢子在形状、色泽、大小、隔膜数、基细胞形状,脐点等方面的区别。 玉米大斑病(一)玉米大斑病(二)玉米大斑病病菌三、玉米瘤黑粉病 1、症状观察: 观察玉米受害部位,是否见到有肿胀的瘤状物?剥开肿瘤,是否见有大量黑粉?或是白色柔嫩组织? 2、病原形态观察: 病原物为玉米瘤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 DC) Corda ],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 取病部黑色粉末制片观察,镜检冬孢子颜色、形态。 玉米瘤黑粉病(一)玉米瘤黑粉病(二)玉米瘤黑粉菌(一)玉米瘤黑粉菌(二)四、甘薯黑斑病 1、症状观察: 观察受害薯苗,受害部位为何颜色?病斑有无凹陷?病部是否有黑色刺毛状物?病部是否腐烂?取病薯块,观察病斑颜色、形态、大小。病斑是否有凹陷?其上是否有灰白色霉状物?纵切薯块,观察病斑周围薯肉的颜色,有何改变?病斑处有无异味? 2、病原形态观察: 病原物为甘薯长喙壳[Ceratocustis fimbriata Ell.&Halsted],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 从病斑上挑取灰霉状物制片镜检。观察其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形态、颜色,从病斑上挑取黑色刺毛物镜检,观察刺毛状子囊壳的外形、颜色、形状。在高倍镜下观察,注意孔口是否生有一些细须?轻压盖玻片,子囊壳孔口周围会有一团团子囊孢子涌出,观察子囊孢子形态、颜色。 甘薯黑斑病甘薯黑斑病病菌(一)甘薯黑斑病病菌(二)五、甘薯根腐病 1、症状观察: 取病薯,观察病斑颜色、大小、形状。病斑是否凹陷,病斑是否龟裂?切开薯块病部,病斑周围薯块是否颜色有变?有无异味?观察病株地上部位,茎基部1~2个叶节颜色是否改变? 2、病原形态观察: 病原物有性态为血红丛赤壳[Nectria haematococca Berk et Br.],子囊菌亚门丛赤壳属;无性态为茄病镰孢甘薯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f. sp. batatas McClure],半知菌类镰孢属。 用显微镜看病原玻片,观察病原菌孢子类型,孢子形态和孢子着生部位。 甘薯黑腐病甘薯根腐病病菌杂粮其它病害如:玉米纹枯病、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软腐病等,参照标本或自采病株,掌握其症状特点,了解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实验作业: 1、绘制玉米大、小斑病的分生孢子形态图。 2、绘制甘薯黑斑病子囊壳及子囊孢子图。 3、绘制玉米瘤黑粉病冬孢子图。 4、镜检甘薯黑斑病病菌时,是否看到病菌子囊?如果没看到,请说明原因?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