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新贸易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在古典和新古典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内难以解释的新现象:
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New Development of IT(after world war II);Rise of Intra-industry Trade;Share of Intra-Industry Trade(%);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According to classical trade theory, the difference of countries lead to IT; the bigger the difference, the more trade possibility.
However, after 60s, the “North-North Trade” exceeded the “North-South Trade”.
(资源禀赋相同的国家间的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20世纪末,发达国家之间的进口占全球总进口的48.4%,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46.9%,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如果把全部工业化国家考虑在内,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出口占工业化国家总出口的70%,而进口占70%,即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占它们总???易的2/3以上。;Trade amo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1999); 国际贸易实践中发生的这些现象,需要用新的理论来做出解释。在20世纪前半期,以新古典模型为表达形式的要素禀赋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20世纪60年代,林德和维农等人从动态的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比较优势的新的贸易基础,但要素禀赋论并未受到真正的挑战。七十年代以来,围绕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经济学家们提出一些新的学说,并逐渐形成了与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不同的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才真正出现了重大的突破。;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和相似的要素充裕国家之间进行呢?
为什么资源禀赋的模式基本没有变化,而某些制造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
也称创新与模仿理论,用国家间技术上的模仿时滞及产品的需求时滞来说明贸易原因。只要模仿滞后的时间比需求滞后长,这时的技术创新就会导致贸易的产生。
技术差距理论是以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的推广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情况很不一致。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发展出一种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流程时,这项技术国外尚未掌握,因而产生了国家间的技术差距。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就有可能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但是,其他国家迟早会掌握这种技术,从而消灭了(这项技术的)技术差距。
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有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贸易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为止。在现代的经济社会,科技发达的国家是不断会有再创新、再出口出现的。; 假设前提
技术变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一国创造发明出新产品后,其他国家生产者对新技术进行模仿,学习到这种新技术有一个时间滞后,这种其他国家所需的学习时间就是模仿时滞。可分为:
反应时滞:从新产品问世到进口国开始仿制;取决于规模经济、关税、运输成本、市场大小和收入水平等要素。
掌握时滞:从仿制开始到进口变为零,到仿制生产充分满足国内的需求并转向出口为止。
一国创新产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对该产品也产生出市场需求所需要的时间就是需求时滞。;时滞的长短与“新”产品与老产品的差异有关:差异性越大,时滞越长。
两种时滞之间的关系导致即使在H-O模型下不贸易的国家之间也可能产生贸易。
贸易的产生
如果需求时滞长于模仿时滞,就不会有贸易;
但是如果模仿时滞较长,贸易就会展开;
持续的创新会使贸易不断进行下去。;A国为技术领先国,发明新产品并暂时垄断新产品的生产,B国从t0到t1需求时滞,t1开始进口,t2开始仿制产品, t3停止进口转向出口,t0到t2为反应时滞,t2到t3为掌握时滞,t0到t3为模仿时滞。t1到t3为B国从A国进口的贸易时间;模仿滞后各阶段时间长短取决因素;掌握滞后(T2-T3):后进国开始模仿该产品——达到与创新国同一水平而停止进口。取决于模仿国取得新技术的渠道是否畅通、消化技术的能力是否较强、创新国的技术转移意愿、后进国的国内需求强度、RD经费、技术基础、生产条件。
模仿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时滞
结论
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
模仿国的优势在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V锥流量计说明书题材.doc
- 柴油铲运机(2m3)司机作业标准题材.doc
- js-表格(table)添加列、删除列题材.doc
- W2706、W2804工作面回采期间防止W2604工作面采空区自燃措施题材.doc
- JT-100A型多功能计数器ppm计使用说明题材.doc
- 第4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题材.ppt
- JUNIPER_EX3200交换机配置题材.doc
- 柴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题材.doc
- 摇着轮椅上北大答辩.pptx
- 柴油发电机组安装题材.doc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冲刺复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严格执法.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法治中国建设.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
- 2026届新高考政治热点备考复习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