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艺美术史 姜松荣版 2012版考研核心笔记及习题全解彩打90页.doc
【笔记名称:】
中国工艺美术史 姜松荣版 2012版考研核心笔记及习题全解彩打90页
【笔记截取内容:】
商代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青铜工艺
(本章部分知识点将夏商周综合一起讲述)
一、金属工艺
中国古代金属工艺主要包括铜器和金银器,时间虽然延绵久远,但相对比较零散,唯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集中出现,成套成系,与时代文化紧密结合。所以在商、西周、春秋战国这三章的金属工艺里,着重介绍青铜器的工艺。
从手工艺技术来看,青铜器工艺自爱商代取得了最大的成就。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十分发达。商代青铜器的组合,被称为是酒器的组合。
1.青铜器概述及分类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青铜与红铜相比,有熔点低、硬度大、光泽度高等优点。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2.青铜文化
人们把使用青铜工具、用品的时代叫做青铜时代。中国青铜时代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历经夏、商、周三代,长达15个世纪。以青铜时代特征为代表的文化称之为青铜文化。
3.青铜器
青铜器也称铜器,在我国考古学上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
4.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1)早期:器型大都直接仿陶器,体壁较薄,多平底,足作锥柱状。装饰花纹线条粗笨,结构较简单,多为单层组织。常见装饰纹样有饕餮、夔、龙、虎以及人形纹等。一般不用回纹作地纹,代表器物为“杜岭方鼎”。
(2)晚期:青铜器器体较厚,装饰花纹精细复杂,出现了多层花纹。一般均用回纹作衬地,形成主纹和地纹的对比。代表器物为“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商周后期青铜器的代表器物,高133厘米,重875千克,造型成熟稳定,宽厚的口沿,方正的腹体,粗壮的柱足和鼎耳,加重了全器的体量感和雄浑气势,装饰效果单纯强烈,鼎部四面中心均为光洁的素面,以托衬环绕四周由夔龙纹组成的饕餮图案,全器厚重规整、气象森严,给人以神秘威慑和恐怖的印象,这正是商周奴隶主权势和威严的象征。
(3)西周青铜工艺总体上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
早期杰作有武王征商簋;西周中后期,青铜器出现簠(fǔ)、盨(xǔ)、匜(yí)、钟傅等新品种,形制与纹饰日趋简率,饕餮纹已不多见,流行夔纹、鸟纹、窃曲纹、重环纹、波带纹及瓦纹等,铭文较长,代表作毛公鼎的铭文长达497字。
(4)春秋青铜器出现模印法、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流行繁缛的蟠螭纹与蟠虺纹,代表作如“王子午”列鼎、莲鹤方壶等。
(5)战国青铜器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手法广泛运用,青铜器具有富丽堂皇、光彩精美的特点。纹饰流行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等,代表作有水陆攻战纹铜壶、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盘,表现了精湛的失蜡法工艺;同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造型恢弘庄严,音调洪亮悦耳,是战国青铜器的巨作。
5. 青铜器的造型与发展
(1)夏代是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的种类不多,器型较小,质地单薄,纹饰不发达,主要有戈、戚、爵、铃、兽面纹饰等。
(2)商代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前期代表作有饕餮乳钉纹方鼎,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器形丰富,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等,代表作如司母戊方鼎、龙虎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特点是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
6. 鼎:造型主要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以盛食,足便取火,耳便搬移。鼎的形制前后变化甚大。早商期的鼎,腹腔圆而深,耳小,立于口缘之上,三足为锥形。早商晚期出现四足方鼎,殷商后,方鼎居多,鼎腹由深变浅,足为圆柱形,由矮变高。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
鬲:其形制从原始陶器鬲传承而来。三足,足上部肥大内空,这不仅可以增大容量,还扩大了受热面积。商代鬲多深腹,西周时,腹部变宽而浅,且口沿外移并出现器盖。
鼽:它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上为甑,下为鬲,中间有一带孔的铜箅。其功能与现代的蒸锅类似。青铜甑流行于商周至春秋。
簋:始见于殷商,延用于春秋。其形制前后变化甚大。基本形体为圆腹、侈口圈足。早期无耳,西周后常带盖,出现双耳或四耳甚至有长长的耳垂,还有些在下部设置方座。
尊:古代铜器铭文中常有“尊彝”之称,当时泛指礼器,到宋代《考古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田广林高教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背景条件.ppt VIP
- 田广林高教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版)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pptx VIP
- 田广林高教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七章 中国传统科技.pptx VIP
- 起重机械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doc VIP
- 厂房综合废水处理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 VIP
- 田广林高教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版)教学课件第六章 中国传统教育.pptx VIP
- 智慧医院医用耗材SPD供应链院外库建设指南编制说明.pdf VIP
- 新改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精编版).pdf
- (整理)三措两案.docx VIP
- 犯罪学 课件 (全套完整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