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讀懂了~從繪本到橋樑書閱讀摘要策略之行動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二年級學童,繪本和橋樑書閱讀摘要策略的學習效果。以130位二年級學童為對象,藉由研究小組所發展的閱讀摘要策略,進行教學和評估學習效果,最後選擇一本閱讀的文本,學群老師根據PIRLS評量的四個閱讀歷程進行出題,評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為什麼做?---研究動機;給孩子書,也要教孩子如何讀書
大量閱讀卻沒有理解,探究原因可能是學生只是應付了事的抄寫,沒有真正的「讀」。
另外一個原因是學生讀了,但是他們沒有閱讀理解的能力,因為他們沒有讀懂書的方法、策略。假如沒有策略,只是大量閱讀,走馬看花的瀏覽,對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孫鶴雲譯,2007,p31)。
孫鶴雲譯(2007)。南美英。晨讀10分鐘。台北:天下雜誌。 ;從圖像到文字,跨越繪本閱讀
; 二年級上學期推動繪本閱讀摘要策略後二年級下學期的閱讀指導,選擇指導孩子如何閱讀「橋樑書」的摘要策略。
希望幫助孩子跨越繪本閱讀,擁有獨立閱讀的理解能力和定力,以便中、高年級時能順利進入抽象的純文字閱讀。 ; 在進行本研究同時,配合國語課的教學,我們以「縮句法」和「關鍵詞法」指導學生進行課文段落大意的摘要,學生擁有教科書課文大意的摘要能力。
繪本是小學低年級學童主要的閱讀材料,為了吸引讀者,繪本故事中情節有許多複雜的變化,雖然國小低年級的課文多為故事體裁,但學生只能熟悉「問題、經過、結果」這種單一情節的文章摘要方法,此課文段落大意摘要能力,無法直接應用到繪本故事的摘要。;什麼時間實施:;
本研究乃全學年五個班級共同實施,除了和每週四下午學群會議時間,學群夥伴透過對話,進行課程規劃及課程實施後的省思和分享,並配合學校安排的星期三小組自主研修時間,本學群組成「二年級精進教學小組」,又增加了多次週三下午的專業對談,因此學群伙伴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前準備和課程對話。課程實施前的準備,和實施中間的討論、修正,是利用「學年會議時間」,小組研修時間進行教學實施後的分享反思??這樣的配合讓整個學群的課程討論歷程更為順暢。;課程設計與規劃
(期初);做了什麼?;怎樣找到策略?--文獻探討;要如何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呢?
許多學者根據研究提出不少提升閱讀理解的策略,如預測、提問、摘要筆記、心像、重讀一次、熟悉文章架構型態等方法(Tovani, 2000;王瓊珠譯,1998;賴麗珍譯,2006;潘麗珠,2008)。
其中摘要策略對於理解和記憶文章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因為摘要是把閱讀的文本用最少的字數或有效率的新方式加以重述,做摘要不只可以增加理解程度,並且可以保持長期記憶(賴麗珍譯,2006,P2)。
賴麗珍譯(2006)。Rick Wormeli著。教學生做摘要。台北:心理。
;摘要策略;繪本故事書摘要策略;本研究進行時,學群老師研究商議,希望依據故事地圖的精神,能設計出單純而又能清楚呈現故事結構元素的繪本摘要策略。
Tovani曾提出,要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老師先閱讀過文本,自己閱讀時所採用的有效策略,也是指導學生的好方法(Tovani, 2000)。
筆者曾經《是蝸牛開始的》的說故事經驗發展出「主角摘要法」。呼應了大部分讀者在作品中首先接觸到的就是故事主角,最後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主角(孫鶴雲譯,2007,P130)。
Tovani, C.( 2000).I read it, but I don’t get it. Stenhouse Publishers Portland, Maine.;當讀者無法把長篇文章一字不漏的記住,只能從整個內容取捨來理解和記憶,在閱讀繪本故事取捨最重要的標準就是「事件」(孫鶴雲譯,2007,P171)。
當學生能分辨每一件事,事件就成了一個「點」,而事件與事件的關聯,構成了線,線與線的交錯關係,就形成了閱讀「面」,一幅理解故事脈絡的地圖,就可以產生了,因此「事件摘要法」是本研究另一個繪本摘要策略。;橋樑書摘要策略; 選擇橋梁書的摘要策略時,延續上學期繪本「事件摘要法」,和「主角摘要法」發展出「流程圖摘要」和「角色分析法」。《格列佛遊記》和《愛麗絲夢遊仙境》兩本西洋經典童話故事,內容是以章節書的形式,依序鋪陳故事的發展;指導孩子閱讀時就以「事件摘要法」為基礎,每一個章節用流程圖的方式依序摘要出故事發展中的重要事件,藉以幫助學生掌握重點,說出有結構順序的故事。; 周姚萍所寫的《標點符號歷險記》,他將標點符號以象形方式,化為童話故事主角,輕鬆把各個標點符號的特性和用法,融入故事情節中。因此閱讀指導時,以「主角摘要法」為基礎發展出「角色分析法」,讓孩子分析故事中角色的特性,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