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46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小时46分.doc

1小时46分   片名:1h46min(展映时长7分钟)   导演:Nicolas Falquet   主演:Dani Arnold   出品:Mammut Sports Group AG   国家:瑞士   出品年份:2015   当你已经是世上速度最快的人,惟一的对手就是你自己。瑞士登山家Dani Arnold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地打败世界速攀纪录:2011年,Dani Arnold以领先20分钟的成绩刷新了Ueli Steck在瑞士艾格峰北壁的速攀纪录。现在,他又来挑战马特洪峰。   今年正值人类登顶马特洪峰150周年纪念,Dani Arnold完成一项壮举:solo攀爬马特洪峰的传奇北壁,在无任何保护下以惊人的1小时46分钟完美登顶。比Ueli Steck在2009年的速攀纪录快了10分钟。   到底是什么让Dani Arnold如此争分夺秒?我们曾在2015年第10期阿尔卑斯山专题《速攀马特洪峰》一文中对Dani Arnold进行过专访,他的回答是:“很纯粹,乐趣,不管是solo还是结组,是快还是慢,没有关系,我就是单纯喜欢登山。” 性格如此坦率,言语这般真诚,相信,在这部纪录片《1h46min》中,我们可以一窥这位极速登山家的内心世界。   OUTDOOR:是什么让你对快速攀登(speed climbing,简称速攀)产生兴趣的?   Dani Arnold:最早是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出去登山,那次我们都爬得比较快,我发现自己挺享受这种快速攀登的。后来就开始思考,如果我不是和搭档一起,不浪费时间去结组定绳,我也许会爬得更快一些……   OUTDOOR:速攀过程中,什么是让你感觉最美妙的?   Dani Arnold:当你快速地攀爬一座山峰时,你会进入一种非常酷的节奏中。感觉忽然之间,一切水到渠成,如有神助。而且通常速攀时你会少带很多攀登装备,浑身上下都轻松。可能形容那感觉像飞一样不太准确,但的确相当美妙。   OUTDOOR: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速攀者?   Dani Arnold:有几个基本要求。你必须熟练掌控攀登中的技术难度,必须保持身体状态足够健康,足以承受如此快速的攀爬。但最关键的要素是你的心智,你必须有足够自信,必须有处理复杂情况的清晰思路和能力。   OUTDOOR:你通常会带哪些装备?   Dani Arnold:登艾格峰的时候,我带着安全带和绳子。类似这种项目的攀登,你不可能为所有无法预料的情况做万全的准备,总会有意外发生,我只需要保证自己能安全下撤返回就好。但是在爬Crack Baby时―Kandersteg上的一条攀冰路线,我什么都没带―绳子、安全带,甚至螺形冰锥都没带,因为我知道(以我的能力)爬这条路线用不着这些装备。   OUTDOOR:为什么选择马特洪峰作为世界纪录的挑战对象呢?与马特洪峰的首登150周年有关系吗?   Dani Arnold:哈哈,我就知道你会这么想,你看这日期选得多巧。不过那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在冬春两季的工作量很大―做登山向导和高山滑雪向导,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长时间坐办公室对我的体能没好处,于是我意识到,如果整个冬春季都在登山的话,这种良好的体能状态会保持到下一个冬季开始。   OUTDOOR:据说,在攀登马特洪峰开始之后,你身体感觉并不太好,但是你还是继续攀登了……   Dani Arnold:嗯,当时我状态不佳是有原因的。两天前我登上马特洪峰去踩线、检查山上的情况,还登顶了。但那天雪特别大特别厚,我们有很多追踪布线等工作要在这种情况下完成,身体累积大量的疲劳,到真正挑战这天并没有完全恢复。所以一开始我还不能进入状态。接着,我给自己定制了一个小小的目标,我告诉自己,只要能抵达第一个挑战点就好了,如果到时情况没有好转,大不了掉头下山。忽然,路况变了,从令人费劲的积雪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冰面―这下好了!我整个人也振奋起来,开足马力走吧!   OUTDOOR:其实回顾起来,如果不是开头难的话,你应该还会更快一些。你想再试一次吗?   Dani Arnold:哈哈,不了。我想现在挺好的。不过这么一想确实让我自信心更充足,因为我知道开头并不顺利,我当时确实身体状态不好。下一次,如果天气给力,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OUTDOOR:你和Ueli Steck关系怎么样?你接连打破了他在艾格北壁和马特洪峰的两个世界纪录……   Dani Arnold:这事儿经常闹误会。确实,我很清楚其他登山者登顶所用的时间,尤其是Ueli Steck的,我也知道我需要怎么攀登才能超过他们。但对我而言,这真的是针对自己的一项挑战,就像一场考验自己行还是不行的游戏。一旦强加给自己外界的竞争压力,那样的攀登就真的危险了。   OUTDOOR: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