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基尼系数的研究.doc
PAGE
PAGE \* MERGEFORMAT 8
西南财经大学第八届文献综述大赛
PAGE \* MERGEFORMAT1
按城乡分解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按不同分组分解基尼系数的各种方法,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按城乡分解基尼系数的方法计算了自1996年至2006年的中国基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城乡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是全国收入不平等的决定性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分解 城乡之间收入不平等 城镇化
The Studies on the Decomposed Chinese Gini Coefficient by Urban/Rural Residents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different approaches on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ratios based on different groups, the paper also prob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approach of decomposition the Gini ratios by rural/urban divide, the author calculates the Chinese Gini ratios from 1996 to 2006.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urrent dominant factor in the Chinese Gini coefficient is the Gini coefficient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In the light of above analyses, the author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for policy-makers.
Keywords: The Chinese Gini Coefficient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Coefficient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Urbanization
JEL Classification: D63; I30
按城乡分解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研究
一、引言
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标准有很多,如泰尔-L指数(Theil-L)、变异系数、平均离方差(又称库茨涅茨指数)和基尼系数等。不过两个最常用的标准是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Sloman, 2000)。而基尼系数是最重要的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Sen, 1997; Champernowne 和Cowell, 1998)。意大利统计学家 Corrado Gini 在1912 年发表的Variability and Mutability 一文中 意大利文为Variabilitàe Mutabilità。
,首次提出了一种衡量不均等的指数及其计算方法。该方法后来便逐渐演变为大家熟知的基尼系数 详见李实文(2002, p84)。
。
应该说分解基尼系数并不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 最早按分组分解基尼系数的方法参见Bhattacharya 和 Mahalanobis文(1967)。
。从不同的收入来源来分解基尼系数已为大家所熟知,而从不同的收入组来分解基尼系数相对来说则比??困难 Khan 和 Riskin(2001, p28-p29)认为按不同的收入组来分解基尼系数是不可行的。
。Pyatt (1976) 运用博弈论把基尼系数按不同收入阶层进行划分。Mookherjee 和 Shorrocks (1982)、Shorrocks(1984)、Lambert 和 Aronson(1993)以及 Cowell(1995)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分析工具 Pyatt (1976)、Shorrocks(1984)和 Cowell(1995)的方法也可参见Yao文(1997)的附录。
,基于矩阵和协方差,这些学者提供了一些晦涩难懂的方法分解基尼系数。Yao (1997)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基尼系数的分解。但是各种分解的表达形式并不一致,有进行梳理的必要。
当前对中国基尼系数的研究存在不少分歧,相关的文献表明,大约有20种不同的有关中国基尼系数的测算。这里以不同学者和组织对1995年我国基尼系数的测算为例。陈宗胜(1999)的结果是0.365。2002年他和周云波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0.38392和0.41914。陈永红(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级日语(三)第08課 携帯上司 8課内容理解1.ppt VIP
- 全麻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管理.pptx VIP
- 精选洗车场租赁协议2024年通用.docx VIP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培训(OCR).pdf VIP
- 鲁宾逊漂流记:英汉对照版-英DanielDefoe.pdf VIP
- 伤口造口护理.pptx VIP
- UFDEV_PHASE_1_5_5_项目客户化开发推进计划.xls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某电厂引风机拆除安装实施方案.doc VIP
-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及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