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天涯.doc
一个人的天涯
作者简介:陈洪金,云南永胜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西南作家班学员,作品散见于《新华文摘》、《青年文学》、《大家》、《山花》、《长城》等,著有《陈洪金文集》(5卷)等十余部作品,有作品入选大学教材,中学教辅读物、高考模拟试卷。现供职于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天涯是一片存留内心和足迹的土地。因为遥远,一个人耗费了太多的脚印,踏过太多长长短短的旅途,才能抵达一片山水。因为贴近,一个人始终把那些山水存放于内心深处,伴随着血液的流淌,在此起彼伏的呼吸中进进出出,从而沾染了一个人的体温。对于一个四海为家的人来说,一生之中,太多的异乡陌路,构成了他的世界,在风雨雪霜里呈现,在山高水长中铺展,在悲欢离合里纠缠,在喜怒哀乐里延伸。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人,却往往会发现,在众多被称之为天涯的地方,他到达、他留守,他离开,却并非一个过客,天涯,往往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天涯也成就了这个人生前身后的毁与誉。比如林则徐,当他在他的故乡,福建一个叫做侯官的地方,生长成为一个青年,功名与抱负让他逐渐走出故乡,开始了对天涯数十年的游走,并且深深地体味到了天涯五味俱全的意义。
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代。在林则徐三十而立之年,他似乎并没有立下什么可圈可点的事迹。作为一介书生,他做过许多并不起眼的官,在京城与各地往返漂泊,其间娶妻生子,食俸获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都不影响他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朝廷命官的日常生活。诗文、书卷、案牍、考试、案件、治河、赈灾,这些俗世里的寻常琐事,充斥了林则徐中年之前的庸常时光。林则徐这样的状态,其实跟当时的满清王朝一样,平静,安宁,却又隐藏着巨变的潜流。如果历史就这样发展下去,也许,我们根本不会记得曾经有一个叫作林则徐的福建人,曾经在那一段时光里出现过,甚至于,我们会忘记他在这个时期里曾经与魏源一道提出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精到眼光。但是,历史的大潮不可能总是以潜隐的方式存在。滔天巨浪汹涌而来的时候,潮水把这个叫做林则徐的书生冲到了浪尖上,让我们看到了他,并且记住了他。1838年底,终于得到道光皇帝重用的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随之掀开了一场举世闻名的禁烟运动。在虎门,鸦片、石灰、海水产生化学反应,大英帝国用毒品开拓中国市场的愿望与鸦片一起灰飞烟灭,随后便引来了坚船利炮。中国封建社会久闭的大门就这样被洋枪洋炮强行打开了,一个王朝,开始不可避免地走向它的覆灭。
历史从来都不缺乏替罪羊,林则徐便是满清王朝的替罪羊。
林则徐发起了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引发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导致了割地赔款。按照这个逻辑,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就是林则徐。于是,1841年6月,一道圣旨从天而降:林则徐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这一年,他56岁,在他那个时代,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老人了。新疆,对于林则徐这样的一个老人来说,漫漫长路意味着天之尽头。从大海边出发,一路向西,林则徐经历了多少旅途上的凄风苦雨,我们不得而知。从风光得意的钦差大臣瞬间变成灰头土脸的戴罪者,林则徐内心里是否有过失落与愤懑,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在他途经陕西,在十六朝古都西安与老妻旧友道别的时候,写下了“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的诗句。一百多年以来的今天,这句诗成为无数人的人生信条,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由此,我们便可想而知,彼时的林则徐,虽然刚刚从庙堂之高猝然跌落,在一种去国离乡的悲凉气氛里,正在走向一个比江湖之远还要遥远的天涯。但是,他胸中依然怀着一种心忧天下的大爱,沿着丝绸之路的方向,踏着张骞走出去的路,踏着鸠摩罗什走进来的路,一路前行西出阳关,踏上了新疆的土地,到达伊犁,到达他最终的流放地。回首来时路,林则徐也许没有去仔细考量过,他的足迹从广东出发,一路走过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他到底走了多远?他只知道,从启程到抵达,他走了四个月零三天――当他的双脚行走在伊犁的城廓城郭里抬眼四望的时候,已经是满天飞雪的冬季了。天涯,终于映入眼帘,成为可闻可触的现实。
在林则徐眼里,新疆绝非异邦他乡。
边塞西域的天空、河流、雪山、草原、沟壑向林则徐展现出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这个江南才子,也许一直做着他修齐治平的文人梦。经国济世的理想,让他把商鞅、贾宜、魏征、王安石、张居正等人当作他为官做人的榜样。西域、伊犁,也许他只在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人的诗句里想象过。当他终于置身于西域的最西边,成为伊犁城里的一个流放者,西域、边塞的雪花与冰凌,并没有让他胸中熊熊燃烧的报国烈焰熄灭。也正是这一团烈焰,让他在新疆开始了一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信念的实践。到了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