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传染病报告 收到慢性传染病的报告卡后,应先将病例信息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然后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查询该病例是否已被本院报告过,如有且诊断没有变更时,不需要进行网络直报,但必须在传染病登记本上注明不进行网络直报的原因,如无则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其它传染病报告 乙型病毒性肝炎:必须有肝炎的临床症状或者肝功能损害的指标。携带者或非活动型肝炎无需上报。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凡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必须慎重诊断,在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均作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诊断,不应做出“类脊灰”、“脊灰(原因待查)”、“疑似脊灰”等其它诊断。 手足口病病例:如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确认须由省级手足口病临床救治和预防控制专家组三位专家会诊确认,重症病例的诊断由市级专家组三位专家确认。 (现在已全面放开,死亡病例可由市级专家会诊,重症病例院内会诊即可)。 其它传染病报告 百日咳: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或机构审定认证的PCR结果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伤寒副伤寒:肥达式反应检测结果不能作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的诊断依据。 感染性腹泻:临床诊断病例要严格按照每日大便次数≥3次、实验室粪便常规检查显示粪便有性状改变来判断。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如其他感染性腹泻改为霍乱 * 如其他感染性腹泻改为霍乱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报告管理与要求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国家法定的制度,是医疗机构的职责,是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 现行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2004年12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5年10月1日施行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 2006年5月19日施行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现行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1999年5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公布 ) 2003年11月7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第37号令) 2005年2月28日施行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1号令) 最新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文件 2012年1月17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指标修订及系统部署的通知(中疾控信发〔2012〕13号) 2012年5月8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变更登陆地址的通知(中疾控便函〔2012〕172号) 2012年2月24日 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的通知(粤卫函〔2012〕129号) 传染病报告程序 诊断 填卡 报告 复核 医疗机构 报告病种 46种传染病需要报告 甲类传染病2种 乙类传染病26种 丙类传染病11种 重点监测传染病2种 广州市规定报告的传染病3种 新增加2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AFP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卫生部办公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二○○八年二月十九日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AFP 按市卫生局转发卫生部文件(卫发明电【2011】40号,《关于启用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通知》)的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发现AFP(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后,均要在12小时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大疫情网)进行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的内容包括AFP病例个案报告卡、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等调查资料。 海珠区要求:各医疗机构发现AFP后,立即 电话通知区疾控传免科王军医生 进行核实,12小时内网络直报。 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 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2 小时内报告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 2 4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注意:更改传染病诊断时要同时更改诊断时间和填卡时间。 2 4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 其他乙类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堂用餐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中建八局《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主体结构工程)》2022年.pptx VIP
- TD_T 1021-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pdf VIP
- 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view1 Reading and writing 课件.pptx VIP
- 离散数学崔艳荣习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会与他人交往 (2).pptx VIP
- 《水力发电》课件.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新风系统入门培训资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