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去班主任”模式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高效管理班级.doc
“去班主任”模式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高效管理班级
摘要: 对比研究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与辅导员管理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成果,不难发现,高效管理不是用制度让学生听话,而是要注重对学生的成长教育;不是用科目成绩说话,而是要培养其综合能力;加强入学教育,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及时纠正“捣蛋生”的行为,“抓两头,带中间”;加强自身修养和对管理理论的学习。
Abstrac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out that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is not to make the students obey the system, bu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growth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not to speak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but to train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strengthen entrance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class cadres, and promptly correct the mischievous students behavior, and care the education of every student ; to strengthen self-cultivation and learning of management theory.
关键词: 高效管理;成长教育;实践措施
Key words: efficient management;growth education;pract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195-02
0 引言
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多少,班级班风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一所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声誉的好坏。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秋学期开始取消“班主任+辅导员”这一传统高校班级管理模式,采用“辅导员”制即一个辅导员带140-160名学生,约4-5个班级;另一方面,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的出台,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改变,不仅有高考统招入学的学生,还有高职注册、中指注册等形式入学的学生,因此,学生的素质水平层次不齐,“问题”学生也较《决定》颁布之前增加了许多,这无疑给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不小挑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班级的高效管理值得探讨。
1 传统“班主任+辅导员”模式下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过分依赖学生管理条例,忽视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 高职的班级管理与高中应该区别开来,否则我们的学生不是叛逆就是很难适应社会,更别谈满足企业需求了。依然有不少高校的管理过分依赖制度,动不动就处分,甚至勒令退学,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那就是通过教,来将他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教育的过程必定是漫长和艰难的。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可见,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使其明白道理,而不是像企业管理员工那样,没有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就立刻解雇。因此,我们要牢记,教的目的是为了育。动不动就以处分来规制学生,让学生“听话”的班级,学生不仅没有“改邪归正”,反而“破罐破摔”了。
1.2 只注重对“捣蛋生“的批评惩罚,忽视“抓两头,带中间” 有这样的声音在学生管理中传播:管理班级就像社会维稳那样,只要调皮捣蛋的“不捅马蜂窝”就万事大吉了。这种以牺牲大部分同学的被教育机会为前提的管理理念不应继续,因为它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了。一个班级体的好坏,不能仅以有多少人违纪来评判,更加不能忽视对其他学生的管理。
1.3 仅以学习成绩好坏为评判标准,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唯智育论目前仍然仍然存在于部分高校,最直接的体现是评奖学金。不少高校在评奖学金时只看学生的科目成绩,或者科目成绩占得比重很大,仅通过学生互评的这一不科学而且不客观的方式确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数,然后按比例参与平均分或绩点的计算。这样的制度显然不适用于高职院校。
1.4 班级管理者管理经验少,管理理论储备不足 传统的班级管理者多是专业老师担任,他们当中很多并非管理学科,而且平时教学工作比较繁忙,管理经验及管理知识较少。而班级管理设计到的理论知识范围比较广,包括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这些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等[1]。“术业有专攻”,传统的班级管理者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通常会忽略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20引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doc
- GPS在露天矿边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doc
- Internationalizing the RMB.doc
- OEM企业的电商实验.doc
- Reforms Test Governance Capability.doc
- T639数值预报在一次连阴雨暴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doc
- The different from anti―circumvention measures of WTO,EU and USA.doc
- The Future Is in Our Hands.doc
- The Reasons to Cause the Discrepancies.doc
- UI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