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的后现代叙事风格探析.docVIP

《生命之树》的后现代叙事风格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之树》的后现代叙事风格探析.doc

《生命之树》的后现代叙事风格探析   [摘 要]美国宗教电影《生命之树》之所以得到“博大精深的史诗杰作”与“故弄玄虚的意识流之作”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评论,是因为影片主题与叙事的非完美统一,而这正是影片采用后现代叙事策略的必然结果。其深刻的主题通过后现代的拼贴叙事、段式结构、破碎时空以及弱化情节冲突而强调声音叙事最终构成了《生命之树》的艺术奇观。本文将通过拼贴叙事、段式结构、破碎时空、声音叙事等方面对其叙事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后现代;拼贴叙事;段式结构;时空;题旨   作为闻名世界的美国导演,特伦斯?马利克在其执导的《天堂的日子》《细红绳》与《生命之树》等为数不多的电影作品里显示了强劲的后现代叙事风格。其中,《生命之树》虽然是一部以“生命”与“信仰”为主题的宗教电影,但是其独特的后现代叙事使得影片具有别具一格与晦涩难懂并存的特质,在赞叹与讥笑声中,一举斩获2011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并获得第84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与最佳摄影三项提名,引起电影界与观众的讨论热潮。其拼贴叙事、段式结构、自由而破碎的叙事时空、声音叙事等是影片的后现代叙事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段式的叙事结构与断裂的叙事效果   在后现代语境中,以好莱坞为中心的古典“三一律”叙事模式已经遭到先锋派的肆意嘲弄与解构,虽然由于诸多的主客观因素还一时无法撼动传统叙事模式的主流地位,但是蔚然成风的“后现代叙事”已引起了惊世骇俗的叙事革命并且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冲击力与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其中,以《低俗小说》《劳拉快跑》《暴雨将至》《云上的日子》《爱情麻辣烫》《天注定》《山河故人》等为代表的先锋派电影共同显示了后现代叙事的一个显著特征,那便是富有颠覆性的叙事结构的复杂化、碎片化与段落化。被誉为“生命之歌”的《生命之树》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拼贴的叙事形式与段式的叙事结构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所谓影像的拼贴叙事,一般意义上是指通过组合关联性较弱或者无关的情节片段来最终构成一个在故事或者主题形式上完整、本质上却有可能分裂的统一体,它打破了故事的完整性与讲述的线性顺序以及主题的确定性与唯一性。《生命之树》首先在形式上是完整的,由四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形成了天才般的段落化结构,充分展示了后现代化的拼贴叙事特征。但是不同于一般拼贴叙事,影片是由同一个故事的三个相关部分与一个独立部分组成的。可以说,导演试图通过影像这个表达中介将对神性和理性的思考熔于一炉,从而使得宏观的宇宙世界和微观的家庭世界交织一体,互为映像。[1]整个影片大致可以分成背景介绍、宇宙生成、家庭/成长故事与天堂相会并且和解四大部分,四个部分又并非是决然对立的,而是交叉并置讲述的。从影片开始到第19分钟大致是影片的第一个段落,主要讲述了成年杰克的生活现状、精神状态与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宗教质询。它的内容是庞杂的,既有现实的,也有非现实的场景,其中对19岁弟弟的死亡事实的展示,为全片奠定了感情基调与叙事基础,而且这个片段拥有了后面三部分的所有叙事元素;从第19分钟到第37分钟是影片的第二部分,即“宇宙生成”片段。长达20分钟的宇宙与人类生成过程,依次展现了宇宙的大爆炸、寒武纪、侏罗纪乃至白垩纪,球体的碰撞、岩浆的喷发、植被的生成、恐龙的出现与灭亡和人类的诞生。其场景波澜壮阔,美妙绝伦,显示了导演的极大视野与摄影师出色的摄影以及非凡的特效展示,但是这种纪录片式的影像内容一定意义上不利于影片的常规叙事,相反,割裂了故事的完整性,显得十分突兀且具有排他性,如果没有贯穿其中的低语很难想到与影片的联系。从第37分钟到第120分钟,是家庭生活与孩子成长部分,也是全篇叙事最符合常规、含义最好理解的核心部分。影片用诗意的镜头捕捉了父母的相识相恋、怀孕生子、抚养孩子以及父子/母子之间感情纠葛的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的真实生活场景。剩余的十几分钟是影片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最有幻想色彩的部分,集中展现了天堂相会的浪漫情景,其实在第一与第三部以及少许的第二部分中,通过不断的信仰低语、“门”等意象呈现便为最后一部分的出现做了微妙的铺垫。除了宏观上的段落式结构,影片中还充满了大量微观的拼贴叙事。比如在影片的第一部分中,往往在短时间内用大量极短的镜头组成蒙太奇组合段落,而镜头之间却包含了意义差距极大的场景。隐晦的红光、汹涌的潮水、成年杰克、儿童时代、天堂场景等迅速插入与转换,让观众眼花缭乱而叹为观止。   正是这种宏观与微观双向层面上带有拼贴性质的段落式结构才使得影片具有断裂的叙事效果,瓦解了整个叙事的统一性。   二、破碎的叙事时空与统一的叙事题旨   与古典线性叙事相反的是,后现代叙事是非线性与反线性的,时空往往处于自由的跳跃与切换之中,从而使得整个叙事结构处于破碎状态,这是先锋影像作者在后现代语境中对现实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