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葡萄酒没事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的葡萄酒没事吧.docx

你的葡萄酒没事吧? 第一财经日报  HYPERLINK /columnists/16/index.html \t _blank 高翰 2015-04-16 葡萄酒出现问题,有时单看颜色就能发现端倪;颜色若是正常,则可进一步通过嗅觉鉴别,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寻找一种酷似湿纸板的霉味。 色彩娇艳迷人的葡萄酒,怎么会因为短暂的瓶中陈年出现变质的可能性? 最初开始喝葡萄酒的时候,总是不太理解,为什么在餐厅点酒,酒侍要先倒一小杯样品给客人尝,确认无误之后才开始分杯倒酒。“试酒”这个行为本身不难理解,让我想不通的是,明明是年纪尚轻、色彩也娇艳迷人的葡萄酒,怎么会因为短暂的瓶中陈年出现变质的可能性? 葡萄酒出现问题,例如保存不当、提前氧化,有时单看颜色就能发现端倪;颜色若是正常,则可进一步通过嗅觉鉴别,找找看有无衰败的气息或是类似臭鸡蛋的还原气息,而最重要的,还在于寻找一种酷似湿纸板的霉味,简称TCA,这是最常出现在葡萄酒中的一种错误香气。过去,人们习惯性称之为软木塞霉变,直到1980年瑞士学者汉斯·坦纳从瓶塞受到污染的葡萄酒中,提炼出了名为三氯甲氧苯的化学物质,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三氯甲氧苯这东西拥有无比惊人的感受阈。 感受阈指的是一般人对于气味和味觉感受的最低值。举例来说,食盐的感受阈大约是千分之二,醋酸是万分之十二,三氯甲氧苯则为万亿分之五——换言之,倘若你有一个奥运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只需要加上几滴三氯甲氧苯,就能彻底改变水的味道。三氯甲氧苯缩写为TCA,可以想象,它对于葡萄酒的危害有多大。而更致命的地方,还在于它的不可还原性,我们无法通过添加其他化学物质改善酒质,亦无法通过醒酒、冰镇之类的手段加以掩盖。有同行告诉我,他曾试图对一款有着轻微霉变迹象的葡萄酒进行醒酒,开瓶后的第一杯据说还算马马虎虎,随着醒酒时间延长,气味中的缺陷变得越发恶劣,最终达到难以下咽的程度。 对很多人来说,去高级餐厅或星级酒店喝酒是相对安全的做法,一旦出现问题至少有地方可以申诉,可以退掉葡萄酒重新点单。可惜的是,眼下中国一些酒店的侍酒服务尚且做不到这??点。葡萄酒大师内德·古德温(Ned Goodwin)有一次告诉我,他在上海某知名精品酒店下榻期间,不巧喝到发生软木塞霉变的酒款,向酒侍申诉后,对方坚决不肯退换。原因在于,酒侍自己喝不出葡萄酒中的异常气味。或许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应当认识到“感受阈”终究是统计学上的假设。“一般人”并不代表“所有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气味好恶因人而异,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客观来讲,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如果同时出现TCA,白葡萄酒的气味缺陷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反之,红葡萄酒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红葡萄酒,本身带有一点菌菇、松露、泥土、腐叶之类的陈年香气,让人容易误会TCA的气味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就概率而言,通过不同渠道贩售的葡萄酒约有3%会出现TCA的症状,而根据某些专业赛事的说法,通过盲品的方式暴露出问题的酒款,约占样品总数的百分之七。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闻起来类似TCA的错误香气,学名对溴苯甲醚,缩写为TBA,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酒窖清洁不彻底或酒厂设备污染严重,是由木材霉变造成的。TBA的出现频率要比TCA稀罕得多,我能想到的一个实例是香奈儿集团接手前的卡农庄园(Chateau Cannon)。1997年,酿酒师约翰·科拉萨(John Kolasa)来到卡农庄园赴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酒窖里所有的橡木桶和装饰性木材烧了个精光,问题随之解决。 乔治·泰伯尔认为,软木塞的生产工艺未能与时俱进,单凭现有的生产工艺根本无法从源头上杜绝感染 在《瓶塞的去留》(To Cork or Not To Cork)一书中,作者乔治·泰伯尔(George M. Taber)提出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观点。他称,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封瓶的葡萄酒是软木塞霉变的重灾区,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各国葡萄酒产量大幅增长,对软木塞的需求有增无减,导致更多不合格的软木塞流入市场;其二,各国葡萄酒品质明显提升,甚至廉价的地区餐酒也比过去酿得好,是以其他种类的错误香气较少出现;其三,消费者青睐的葡萄酒风格由厚重转向清新、多果味,令软木塞霉变带来的陈腐气息无从遁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软木塞的生产工艺未能与时俱进,单凭现有的生产工艺根本无法从源头上杜绝感染。 泰伯尔同时阐述了一个观点,即1974年葡萄牙爆发“红色革命”之后,当地的栓皮槠森林由私有转为公有,使得传统的软木塞生产方式受到严峻挑战。制造商的心态变得更为激进,原本要求花九年时间培育的栓皮槠树皮,如今尚未成熟就已经收获,产能的不足,渐渐需要通过人工造林的方式加以弥补。此外,人工造林过程中还会使用到除草剂、合成肥之类的化学制剂,从一个较长的生长周期来看,它们亦有助于真菌在树皮中的繁殖和散播。而我们都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