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 苏州园林预习案【课堂目标导航】1、疏通课文,积累重点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3、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作者笔下的画意美。 4、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学习重点】1.疏通课文,积累重点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学习难点】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作者笔下的画意美。 2、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学法指导】1.朗读课文,查词典正音识字。2. 初步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几种方法。熟练朗读课文,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完成预习自测题。3.初步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5.要求独立完成。(温馨提示:课前的努力,会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知识链接】文体知识⑴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见证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⑵专家名人说园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陈从周鸟啼花落水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在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⑶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 特点 作用 举例子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 增加文章可信度。 作比较 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 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 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 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 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下定义 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 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 作诠释 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 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 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 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楚。 列图表 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 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 摹状貌 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 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2.走进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早年实验新式教学,当小学教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预习自测】一、? 给划线的字注音:轩榭( )重峦( ) 叠嶂( )丘壑( )嶙峋( ) 池沼( )斟酌( )镂空( )蔷薇( )着眼( )回廊( )二、解释嶙峋:镂空:因地制宜:斟酌:阅历:标本:回廊:重峦叠嶂:丘壑:蔓延:别具匠心:闲适 第一课时探究案【学习目标】积累字词掌握“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等词语。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苏州园林总体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学习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质疑探究】字词积累听写词语二、朗读课文1、个人诵读 2、分组朗读 3、全班齐读二、整体感知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探究点一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探究点二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探究点三 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训练案【强化记忆】【当堂检测】一、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独有的巧妙的构思。(??? )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二、总体把握课文⑴、说明对象:。说明顺序:顺序, 由到,由到次。 ⑵总特点(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总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背本课词语与解释熟读课文背诵有关说明文的几种方法与顺序。第二课时探究案【学习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作者笔下的画意美。 2、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复习检测】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