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5城镇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施工管理与质量标准—路基工程选编.pptx

150505城镇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施工管理与质量标准—路基工程选编.pptx

  1.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0505城镇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施工管理与质量标准—路基工程选编

路基工程 许琼鹤 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城镇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施工管理与质量标准 1 总体框架 01 道路工程基本理论 02 路基沉降和地基处理 03 路基承载力和边坡稳定性 04 路基施工和质量控制要点 05 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防治 01 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 路基路面工程基本概念 假设你是一名道路工程师,将如何考虑设计一条道路? 在设计阶段,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汽车的荷载如何确定? 2 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如何确定? 3 汽车荷载在道路中如何传递,产生何效应? 1 汽车荷载:车辆的吨位数、轴数、轴重和交通量等。 2 承载能力:材料的容许应力、容许变形和疲劳强度等。 3 荷载效应:力的扩散、弹性力学、层状弹性体系、塑性力学、粘弹性力学、断裂力学等。 无论路基路面工程理论多复杂,一般都不会超出上述研究范围。 设计师最简单的解决思路 步骤一:假设道路上行驶的最大汽车荷载30T,一根车轴10T,轮胎接地面积经测量为0.072m2,接地压力为0.7MPa。 步骤二:按照一定的扩散角(例如450),将车轮荷载扩散到路面结构和路基各层,从而得到各路面和路基层顶的压应力σm。 步骤三:在道路各层取芯,芯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土进行三轴试验),得到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强度σR 。 路面 路基 会压坏吗? 会压坏吗? 将各层的承受的车轮荷载应力,与材料抗压强度比较,若σm≤ σR,则计算通过,否则应加大结构层厚度或提高材料强度,直到满足设计为止。 路基路面理论的发展史 20世纪初,美国麻省道路委员会发表了第一个路面计算公式。假定汽车是集中荷载,并以450扩散角通过h厚碎石基层,作用在边长为2h的正方形路基范围内: 1933年,Downs认为荷载作用范围是圆形而非正方形,扩散角也并非450,而是某个与材料有关的角度θ: 1934年,Gary认为汽车并非集中力,而是半径为a的圆形均布荷载: 邓学钧《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 P107 存在的缺陷: 1 力的扩散理论过于简单,对深层土体受力分析尚可,浅层路基路面精度太差。 2 公式仅考虑了压应力和抗压强度均衡,未考虑材料抗拉、抗剪等其他受力情形。 3 在20世纪初汽车尚不普及条件下,该公式有其合理性,但现代大、重交通下,不考虑材料疲劳特性有较大局限性。 问题一 路基路面力学行为 汽车荷载在路基路面中如何传递,会产生哪些效应,会导致哪些破坏模式? 问题二 交通荷载 汽车荷载的分类,车轮荷载与路面接触形式和作用力,交通量如何体现累计、重复作用? 问题三 路用材料的疲劳 现代大交通量、重载交通下,路用材料应具有哪些性能,如何考虑材料的抗疲劳? 路基路面理论的发展史 以上简化计算,基本反映了路基路面设计理论全过程。但缺点是模型比较粗糙、计算分析过于简单,而且忽略了很多因素,难以适应现代交通、材料、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路基路面理论真正得以发展,仍有待于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 汽车交通荷载反复作用 基层 路基 沥青面层 基层底拉应力σ2 面层底拉应力σ1 路基压应变μ 路基路面力学行为特征 汽车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存在两种破坏模式:一种 反复作用下路基压应变过大,塑性变形不断累积;另一种 基层或面层底拉应力过大,层底开裂。 (这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体两面的联系,路基压应变增大,带动基层、面层底拉应力增大。所以设计单位对弯沉控制后,层底拉应力一般都也就不会超标了,很多时候没再去验算。) 实际应力分布 1885年布辛尼斯克(Boussinesq)弹性半空间体垂直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解析解 弹性力学理论考虑车轮荷载在匀质地基内的传递 集中力正下方垂直压力 抛物线(深度平方关系)衰减 集中力附近垂直压力 随深度先增大后衰减 不同深度垂直压力 1 逐渐扩散衰减 2 趋于平均(范围增大) 弹性力学理论地面荷载在土体内的传递规律 竖直集中力-布辛内斯克解 P作用线上 在某一水平面上 在r﹥0的竖直线上 ?z等值线-应力泡 σz与α无关,呈轴对称分布 弹性力学理论地面荷载在土体内的传递规律 软弱土层 (假设承载力0.01P) 不同大小地面荷载将产生不同“应力泡”,土是分层结构,大荷载“应力泡”可能深入下卧软弱层,引起较大的地面沉降。故沿江、沿海等下卧深厚软土地区,应控制填土高度(即减小荷载)来减少地基处理的费用。 硬壳层 上述弹性力学分析方法仅适用于路基部分,因为路基工程是各向同性的(各个方面性质都是一样的)半无限空间体。但对路面结构层来说,12%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每一层性质都不一样(回弹模量、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而且每一层之间也可能不连续,因此必须采用更为复杂的层状弹性体系,并考虑适当的假设条件。 层状弹性体系 E0 弹性半无限空间体系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