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混凝土用于桥梁建设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制砂混凝土用于桥梁建设的研究.doc

机制砂混凝土用于桥梁建设的研究 ?1. 引 ?言 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混凝土用砂需求量急增,现有天然砂资源难以保证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我国2006年混凝土总产量达21亿m3,仅混凝土中砂的用量达15亿t。天然砂是一种地方性资源,分布很不均匀,短时间内不可再生,也不适宜长距离运输。目前,不少地区的天然砂资源已近枯竭,还有很多地方已经开始禁采或限采天然砂,这样工程用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导致砂的价格越来越高,某些地区甚至无天然砂可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现代混凝土对砂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强度等级和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很严,能满足其要求的天然砂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而对社会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机制砂在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将成为建设用砂的重要来源。对于砂少石多的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用机制砂代替天然砂配制混凝土更是势在必行。 机制砂是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在4.75 mm以下的岩石颗粒。机制砂与天然砂在粒形、级配和表面特性上明显不同,机制砂颗粒表面粗糙、尖锐多棱角,细度模数大,级配不良,最明显的区别是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颗粒,约占机制砂总量的10%~20%。机制砂的这些特性对混凝土拌和物的配合比设计和水泥用量、需水量、外加剂需求量、工作性、终饰性能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均会产生影响。 但是,目前我国在机制砂生产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大型、重点工程中的应用。 (1)机制砂行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机制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部分存在质量问题的机制砂导致了混凝土性能不良,并把这些问题归于机制砂混凝土,从而导致人们不敢使用机制砂。 (2)对石粉在机制砂混凝土中作用研究不够,国家标准对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限制过严。2002年发布实施的新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01),首次明确规定了机制砂的技术要求,但该标准对石粉含量的限制规定为小于C30、C30~C60、大于C60的混凝土用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限制分别为7%、5%、3%。为了满足国标规定的石粉含量要求,机制砂中过量的石粉通常采取水洗、风选收尘等方法去除,在生产上不仅增加了机制砂的生产难度,降低了产量,浪费了宝贵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增加了制砂成本,同时石粉副产品的大量堆积,又引起了新的污染。在使用中,由于去粉过程中去掉的颗粒并非只有石粉,还含有0.15mm、0.3mm、0.6mm甚至更大的颗粒,因而破坏了机制砂的自然级配,导致机制砂混凝土离析泌水严重。客观上加剧了人们对石粉在机制砂混凝土中作用的误解,严重地制约了机制砂的应用和石粉的利用。 (3)没有形成专门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制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也缺乏充分认识。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目前基本沿袭天然砂混凝土配制方法,而忽视了机制砂与机制砂混凝土的特点,从而使工程技术人员难以掌握,对利用机制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更不成熟。一般认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差,终饰性差,并对机制砂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研究不够,心存疑虑,导致重点工程不敢使用机制砂。 为解决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桥梁工程混凝土用砂资源匮乏的问题,交通部于2003年将“机制砂混凝土用于桥梁建设的研究”确定为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03 318 811 06)。项目围绕机制砂生产与混凝土应用中的突出问题,研究了机制砂的制备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机制砂与所含石粉的特性、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与机理,制备出了与天然砂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同样优异性能的C60、C8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解决了相应的关键技术,编制了《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并成功用于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2. 项目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2.1 全面测试了机制砂及其所含石粉的物理化学特性 (1)应用数字图形处理(DIP)技术研究了机制砂的颗粒形貌参数及与粗糙度的相关性,验证了机制砂较天然砂颗粒尖锐、棱角性强、针片状颗粒多、粗糙的特征。 (2)建立了机制砂的细度模数(FM)与2.36mm粒级的分计筛余(a2)的定量关系,其回归关系式为FM=0.0323 a2+2.4519,(r=0.892),据此提出通过控制2.36mm粒级的分计筛余可控制细度模数。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