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汽大众钣金培训教材;钣金培训;汽车的成长;;1.1汽车的定义
现代的汽车种类很多,其用途及构造也是各色各样。在道路法
规中对汽车有一定的规定,也就是「汽车者,为使用本身装备的原
动机为动力在道路上不依轨道及电力架线行驶以载运人员或货物的
车辆。包括曳引车及拖车,但是机器脚踏车除外。 ;;汽车车身之变迁
汽车是由许多人经过长年代的不断努力研究发展,集合世界各地科学家、
工程师的精心杰作才有今日各式各样快速度而且安全、豪乞、舒适的现代汽车。
;; (2) 车身最早是用木材制成骨架外表钉上木板而制成的,木材的骨
架构造以横向纵向构件直角接合,其接合处再以L型或T型的金属板补强,
一直 到 1905年时才开始 以钢板、铝板来包覆木骨的车身,从此车身的设
计才有较大的进步。因为木骨金属板的车身可以不必再限制为平面型,可
将木骨架制成曲线,外表覆以各种压模压造成形的各种曲面型状的车身。
(3) 到了1916年美国开始有全部使用钢骨架及压造成形钢板组合的
车身出现,此种结构的汽车物美价廉,能适合大量生产。因此,物美价廉
的汽车陆续在市场上出现,奠定了今日汽车普及的基础。如图所示。到
了 1920年左右与我们现在所见到根相似的汽车车身形状已经开始被做成。
;; (4) 车身外部之涂装,最初是使用凡立水与磁漆,需要很长的干燥时间
而且耐久性较差、容易退色。到了1924年左右,发展一种硝化纤维漆(lacquer)
俗称”拉卡“,能在很短时间内干燥,且色彩艳丽丰富,耐久力大增,为后来普遍
使用之车身涂料。
(5) 1920 一 1930 年代车身的制造技术没有显著的进步,都是采用车身
架装于车梁上的方式,一直到 1930年代中叶,车身的设计才开始有飞跃的进步,
因为车速增高,而采用流线型的车身设计。为此流线型的车身型态其构造都为全
钢制造,前后的挡风玻璃,水箱罩栅板有很大的倾斜,覆轮盖前后连接成一体。
这样的汽车已不再有车架上放置车身的感觉,而是车身整个成为一个整体的完
美造形,;;;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就是在1947年左右汽车开始比战前更进一
步的正式生产,并将航空机械结构的优点应用在汽车上。例如整体式构
造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采用强度大的车身,将引擎、车轮、悬吊等直
接安装在车身上,而将大梁省略掉。整体式构造车身不仅强度大增,而
且重量减轻使汽车之性能大为提高。接著在内饰方面海棉材料、塑胶材
料、人造纤维、涂料等年年进步,汽车用材料不断有新产品出现,使汽
车工业更加突飞猛进。
;;;汽车用语
(1) 轴距:此项距离为汽车大小的基准规格,系在空车状态下以前
轴中心至后轴中心间之水平距离表示。多轴者,以前轴或前轴组中心点
与最后轴中心点之距离为准。 ; (2)轮距:为左右轮胎中心线之距离,如后轴有一组车轮的以左右两
轮中间量起为准。
(3)全车长:通常由前保险杆的前端至车尾保险杆的后端整个长度表
示。普通大货车不得超过 11米,大客车不得超过 12.2米,半拖车(包
括曳引车)不得超过 18 米,全拖车(包括曳引车)总长不得超过20米。
(4)全车宽:汽车车身左右最大宽度。汽车全宽不得超过2.5公尺。
; (5)车高:空车状态时自地面至车身最高点之高度。汽车全高不
得超过 3.8 米,但小型车不得超过全车宽之1.5倍。
(6)前(后)悬:自汽车的前(后)轴中心点至汽车最前(后)
端之距离,但保险杠不计在内。后悬客车不得超过轴距的百分之六十,
货车不得超过轴距的百分之五十。
(7)车辆重量:汽车于满载燃料及冷却水的状态下,未搭载乘客
及货物时的重量。
(8)车辆总重量:车辆重量加上乘客及货物重量为总重量。
;; (9)最大安定倾斜角度:空车状态水平放置,向左方或右方开始倾
斜直到车子开始发生倾覆时之最大角度。在安全规则上规定空车时的安
定倾斜角度不得超过 35 度。
(10)最小回转半径:当方向盘打到底时外侧前轮轮胎中心在地上所
行的弧的半径即是。
;;整体式车身; 整体式车身:
没有大梁构造的整体式车身是一般小型车上最多采用的,以许多
的板金零件构成的车身约有4000处电阻点焊,各个板金零件经点焊组
合成构造体使车身全体具有强度。如图所示。
压制车身零件所使用的钢板,在不需受力很大的部位使用 0.6
mm 左右厚的钢板,需要强度大的部位使用较厚约为 1.0 mm 厚的
钢板制成,极少有使用 2.0 mm 厚度以上的钢板。 ; 各个板金零件的强度可以利用压造成形为各种断面的形状来获得所需
的刚性,如图所示。因此板金零件在制造上、压造成形技术上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三课_地域差异显著学案.ppt
- 3-大地测量知识全要-3学案.ppt
- 岩溶整治交流(八标)学案.ppt
- 2015.08.22文本数据的浅层处理到深度理解_太原AI会议_宗成庆_v3.0学案.pdf
- (修改版)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学案.ppt
- 2015.12.07居住类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思路与经验交流学案.pdf
- 杭州朗诗·田园绿郡客户价值点及产品设计方案学案.ppt
-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_帽子和鸟窝学案.ppt
- 2015-1级市政-精讲练习(解密)学案.pdf
- (增加效益)遵义市新蒲新区新业东城项目——科技双优化工作汇报2014-1-16学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