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板预制施工技术交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心板预制施工技术交底.doc

空心板预制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准备工作: (1 )施工现场应具备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张拉程序、步骤及能够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施工现场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的预防措施,实施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钢绞线的轴线重合一致。 (2)张拉钢绞线前应先将台座上的尘土和磨制过程中的砼粉冲洗干净,以免影响涂刷隔离剂。在清理好的台座上用毛刷涂刷隔离剂,一般要2~3遍,且要涂刷均匀,防止底座与梁体粘连,造成底座损坏。 (3)钢绞线下料安装: ①钢绞线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断,严禁用电焊枪烧切,切割时对称切割,先切长束后切短束。 ②钢绞线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L/5000以内)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防止下料过长造成浪费。按式L=l+2×(l1+l2+l3)进行下料计算,式中:L—钢绞线下料长度、l—孔道净长、l1—工作锚长度、l2—千斤顶长度、l3—预留量取100mm。 ③钢绞线下料完毕,放置在槽内台座上,据设计编制成束。要求编束一定要绑紧,钢绞线要顺直,根与根之间不得相扭。 ④施工时,放置预应力失效隔离套管,等张拉完毕后,定位套管,并把套管口封死,防止水泥浆进入套管内。 2、张拉: (1)预张拉:现场施工采取预应力钢绞线整体同时张拉,张拉前必须调整初应力。其值取控制应力的10%即19.53KN;调整初应力时用25T千斤顶一根一根的张拉,使钢绞线应力都为19.53KN。初张拉结束后,应仔细检查每根预应力筋的位置,是否与设计位置相符,否则应重新调整。 ? (2)张拉:预张拉结束后,对千斤顶锚固端、前后钢横梁作一次详细检查。若一切正常,则开始预备张拉,张拉时用2台300T千斤顶,2台油泵供油,使2台千斤顶同时启动,千斤顶顶推前横梁,千斤顶通过丝杠带动后横梁,使钢绞线被张拉。张拉前在钢绞线上作一记号,作为测量伸长量的参考点。 (3)程序控制及注意事项: ①0→初应力0.1δcon→1.0δcon(持荷2min) →浇注砼→0(砼强度达到90%)→δcon(锚固)。 ②初张拉结束后,安置好千斤顶进行张拉。张拉过程应匀速,两油泵压力表同时起动,且每隔5Mpa油泵暂停供油,测量钢绞线伸长量是否一致,前后横梁是否保持平行,否则进行调整。在张拉过程中,抽查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预应力总值的5%,这项工作应重复进行。当应力达到1.0δcon时,测其伸长值,并持荷2min,如果差值超过±5%时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后。 ?? ③当拉结束后满足放张要求后,放张至零,再张拉到δcon,测其伸长量。若合格,用扳手带好螺母进行锚固在前横梁上。再回油,使千斤顶复位。 ?? ④张拉时,注意检查钢绞线是否产生滑丝、断丝现象,如有则停止施工,进行更换。 ?? ⑤张拉完毕后,检查钢绞线的位置是否与设计位置一致,最大偏差不大于5mm。 ?? ⑥以上各工序都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只有在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许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 3、钢筋制作安放: 绑扎钢筋应在张拉结束8小时后进行,定箍筋位置,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应符合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4、模板安装: (1)芯模为订做的充气胶囊,进场时检查其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使用前,先充气0.043~0.045Mpa,放置4h,检查是否漏气,如漏气,迅速修补直至合格。 ? (2)侧模为订做的钢模,在立钢模前,先在底模上放出该梁的长度和角度。支撑时,下部要用方木与楔块撑于传力柱上,上部采用拉杆、撑杆拉紧边模。 ? (3)测量侧模的垂直度并进行调整。 ? (4)挡头模板,先在调整好的侧模上量好尺寸,用线锤检测垂直度,并与底模上的线相重合后,再进行加固。 ? (5)模板安装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5、浇筑砼: (1)砼拌制:在浇注梁板前,应检查拌和站自动计量装置的配料是否准确,严格按配合比上料,材料用量偏差控制在:水泥±1%,水±1%,骨料±2%。在砼拌制过程中,实验人员对砼坍落度(7㎝~9㎝)随时进行检查,以保证砼和易性,拌制时间一般控制在1.5min左右,使用外加剂应适当增加搅拌时间。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