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形成原因及对路面开裂的影响.doc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形成原因及对路面开裂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形成原因及对路面开裂的影响.doc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形成原因及对路面开裂的影响 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是导致路面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路基不均匀沉降不仅发生在半填半挖或新老路基结合处,在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与高路堤临近边坡路肩部位压实度的差异、强降雨作用导致的高路堤边坡稳定性的降低及雨水渗入导致路基软化后,行车荷载的反复循环作用均会导致不均匀沉降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本文结合绍兴南环线建设及通车前后不均匀沉降实例分析这类不均匀沉降形成原因的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开裂的影响。 绍兴南环线是104国道绍兴“南连北建”的一部分,起自绍大线原山阴大桥,向东分别经小亭山、坡塘江、南池江、大禹陵、跨平水东江、平水西江后折向北,终于104国道原东湖收费站,全长约11.6公里,全线利用原城南开发委建设的南环线部分路基,和原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建设的阳明路部分路基,全线路基地质基本为表层2.5米左右的粘土硬壳层,其下为16~28米的淤泥质粘土层,由于全线通航桥梁众多,桥头填方均较高。一般为4~6米,因施工工期较紧,未采用堆载预压等处理方式,仅个别桥头进行了沙桩处理,其它为水冲砂砾填筑处理,是较为典型的不均匀沉降路段。 1.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形成 1.1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形成 软土地基,特别是深厚软土地基,由于路基中心的附加应力最大,路基两侧的附加应力逐渐减小,因此,由软土地基固结引起的路基沉降总是表现为中间大、两侧小的变化形式。在高路堤较大填方荷载的作用下,这一差异沉降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特别是次固结沉降不可能在施工期内全部完成,因此路面施工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将表现为中间大、两侧小的盆腔型不均匀沉降。在绍兴南环线小亭山至坡塘江段表现较为突出。 1.2填高方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形成 在地基情况良好,地基沉降在路基总沉降中所占比例很小时,高路堤差异沉降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临近边坡的路基压实度较低,引起路肩部位沉降较大 在高路堤施工过程中,由于受视觉和重视程度的影响,施工人员在路基碾压过程中通常在临近边坡路段碾压较少,因而路基压实度较低;除此以外临近边坡段的路基填土所受的侧向约束较小,甚至无侧向约束,在碾压过程中,由于土粒较小的侧向约束而导致临近边坡一侧的路基压实度较低。因此,临近边坡路肩部位的路基压实度将比路基中心地段的压实度相对要低,为不均匀沉降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降雨作用下高路堤边坡渗流引起不均匀沉降 高填方路基,由于雨水冲刷、入渗和浸泡作用,路堤的稳定就成为一项直接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因为路堤土属于非饱和土,在降雨作用下,路堤的稳定将由整体稳定向局部稳定转化。一旦出现局部稳定,安全系数下降很快。降雨入渗会首先在路堤边坡坡脚引起滑动破坏。有关研究认为,在对应于100年一遇的降雨前12 h,安全系数仅从1.662降到1.602;当降雨12 h后,入渗的降雨已在边坡坡脚大量积聚,使得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大幅度降低,在坡脚出现“小弧”滑动的可能,其稳定已不是整体的稳定问题;当降雨时间为20 h时,安全系数已基本降为1.20,低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规定的1.25的要求。对于降雨作用下的粘质土路堤边坡,一旦由整体稳定转化为边坡坡脚的局部稳定,安全系数就降低很多,发生滑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旦坡脚发生滑动,就会触发坡脚以上部位更多的滑动发生。即使不发生滑动,也将使边坡一定深度的竖向沉降量大大增加,从而成为形成路基差异沉降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碎石土,由于是非饱和土,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因此从理论上讲,路基沉降应该易于稳定,但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实测表明,碎石土中土石比与压实度对碎石土的蠕变产生重要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当土石比为30:70时,压实度为90%的碎石土蠕变量是压实度为96%碎石土的2倍,因此,对于土石比与压实度均较小的填石路基,更要特别注意土石比的减小和压实度的降低对工后沉降产生的显著影响。 对于高透水性的碎石土或其他透水性路基,由于大量的雨水入渗还将导致渗流过程中土中小颗粒的随之运动。特别在临近边坡路段,由于较短的渗流路径,而使土中颗粒更容易被水流冲运到边坡面上。而土中小颗粒的运动,必将导致土中空隙比的增加,并最终导致路基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