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变形试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变形试验研究.doc

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变形试验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复合土钉支护是在土钉支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基坑支护或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技术,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己有大量的工程实践,但复合土钉支护的理论落后于实践,设计分析方法不完善,试验研究不多,又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是复合土钉支护中常用而有效的一种技术方法,是采用土钉与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大大提高基坑边坡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测试,拟进一步揭示该支护方法的变形特征,为该支护方法的设计和施工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2.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2.1 工程概况 假日广场深基坑支护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北邻世界花园,南靠深南大道和深圳地铁,与世界之窗隔路相望。场地西北东三面邻近市政道路,道路周边分布有世界花园供水管道和排污管道、市政雨水管道和燃气管道以及通信光缆,东侧道路对面为五星级深圳威尼斯酒店,周边环境复杂。基坑东西向长308.2m,南北向宽46.5m~82.5m,总开挖面积20000m2。基坑开挖深度东西北三侧为17.6~21.0m,基坑南侧开挖深度为13.8~18.7m。 2.2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层由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坡洪积层、残积层和燕山期基岩组成,主要岩性及特征如下: 素填土:0.3~5.1 m,褐红色、褐黄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及生活垃圾,底部有填块石,稍湿-湿,松散。 含砾粘土:0.9~6.2 m,褐红、褐黄色,粘性土为主,不均匀含有石英砾8.6%~38.3%,底部地段含砾量较高,可—塑性,稍湿—湿,该层在南侧缺失。 砾质粉质粘土:10.0~21.2 m,褐红、褐黄色,由粗粒花岗岩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可辨,除石英砂岩外其他矿物均风化成粘性土,石英砾含量1.6%~47.4%,稍湿,硬塑。 粗粒花岗岩:未见底,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基坑开挖范围在北侧裸露到其中风化。 3. 试验方案及装置 图1A试验剖面土钉内力及锚头内力测点布置图 为了揭示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方法的变形特征,对该支护方法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现场测试包括水平、垂直位移和沉降量等。 3.1 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全过程变形的监测,总结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3.2 试验方案。 现场试验包括基坑周边水平位移观测、基坑周边沉降观测、边坡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测试、等。  基坑变形、边坡土体位移监测依据《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进行。具体为基坑开挖期间每三天测一次,基坑开挖结束后每周测一次,如遇大暴雨和超过警戒值须加密观测,观测应从基坑开挖或降水当日实施。基坑开挖完成后且变形已趋于稳定时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在地下构筑物完成后既可结束观测。各种观测点的布置见图1。 图2 水平位移日程曲线图 图3 土体水平位移 3.3 试验装置。 3.3.1 水平、垂直位移测试。 3.3.1.1 水平位移采用德国产T2经纬仪,在基坑边上每边相交点设置一个不动点,采用小角度位移法测出基坑边水平位移,测量精度为0.1mm。 3.3.1.2 垂直位移采用瑞士产的WILDN3精密水准仪,测量精度为0.1mm。 3.3.2 土体位移测试。 在距离基坑开挖线0.5mm位置布置一个测斜孔孔径110mm,测斜管采用专用PVC管;采用美国产GK6000型全自动测斜仪。 4. 试验成果及其分析。 4.1 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位移、沉降的观测结果。 4.1.1 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位移观测结果。 4.1.1.1 坡顶位移观测结果(见图2)。4.1.1.2 边坡内部土体位移观测结果。从基坑开挖至开挖完成后一个月对A试验剖面共进行了48次测斜观测。图3中分别画出开挖至第三层、第五层、第七层和开挖完成后的不同深度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 4.1.2 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沉降观测结果(见图4)。 图4 A 、B剖面观测点沉降日程曲线 4.2 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位移、沉降观测结果分析。4.2.1 坡顶位移观测结果分析。从图2中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4.2.1.1 曲线的开始阶段斜率比较大,后面变小。这是支护初期,支护体系是土钉,作为一种被动受力体系,开始阶段对于基坑位移的控制作用没能充分发挥,位移速率大。随着基坑下挖,位移增大,土钉开始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基坑变形。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张拉锁定以后开挖到第四层锚索时,速率明显降低,作为主动受力体系的锚索,是控制基坑位移的关键因素,再加上上部土钉强度逐渐加强,两者的共同约束作用,使得以后开挖支护的水平位移发展趋势比较平缓,不存在较大的突变。通过对比开挖第四层和开挖第六层和第八层的速率还可以看出,靠近基坑上部的锚索控制水平位移的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