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炼化分公司清洁汽油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汇编.doc

石炼化分公司清洁汽油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炼化分公司清洁汽油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汇编

石炼化分公司清洁汽油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32) 摘要:介绍了欧美及我国清洁汽油的排放标准及石炼化分公司清洁汽油生产现状,简述了国外、国内对于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部分先进工艺。针对汽油质量升级对石炼化分公司8Mt/a扩能改造项目及清洁汽油生产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清洁汽油;脱硫;降烯烃;辛烷值 1. 汽油排放标准 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大环境下,欧美以及我国对车用汽油质量的要求逐步升级。另外随着原油的开采、炼制、使用,使优质原油逐步趋于稀缺。这对炼化企业的加工能力提出了空前的考验,生产低的硫、烯烃、芳烃含量,高辛烷值优质汽油,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表1、表2列出了欧洲及我国汽车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 表1 欧洲汽车排放标准 项目 1993年 1998年 2000年 2005年 2009年 汽车排放标准 欧Ⅰ 欧Ⅱ 欧Ⅲ 欧Ⅳ 欧Ⅴ 硫含量,ppm≯ 1000 500 150 50 10 苯含量, %≯ 5 5 1 1 1 芳烃含量,%≯ 42 35 35 烯烃含量,%≯ 18 18 18 氧含量, % 2.5 2.5 2.7 2.7 铅含量,mg/L≯ 13 13 5 5 5 表2 我国汽车排放标准 标准名称 GB17930 -1999 GB17930 -1999 GB17930 -2004 京标C GB17930 -2006 GB17930-? 实施时间 2000年 2003年 2005年 2008年 2009年底 征求意见 硫含量,ppm≯ 1000 800 500 50 150 50 苯含量, %≯ 2.5 2.5 2.5 1 1 1 芳烃含量,%≯ 40 40 40 40 40 40 烯烃含量,%≯ 35 35 35 30 30 25 氧含量, % 2.7 2.7 2.7 2.7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汽车排放标准即汽油质量的升级过程,是一个降低硫、苯、烯烃、芳烃、铅等组分的过程。其原因在于: 汽油中的硫对金属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加速汽油机报废,同时也会使催化剂中毒,显著降低催化转化器的效率[1];芳烃含量增大时,发动机中的沉积物增加,同样增加尾气排放脱后汽油重芳烃重整生成油脱后汽油重芳烃重整生成油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Engelhard公司的NaphthaMax-LSG降硫助剂等;我国RIPP开发的MS-011汽油降硫助剂、LPEC的LDS-L1液体脱硫助剂、RIPP和中石化催化剂分公司齐鲁催化剂厂等联合开发的CGP-2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催化剂、江苏江阴石化研究所的TS-01催化汽油脱硫双功能助剂等[2,3]。以上助剂或催化剂一般能使汽油的硫含量降低10~30%,脱硫深度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 另外还需指出,为了控制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SOX的排放,一般催化装置需在裂化催化剂中混入硫转移助剂。硫转移剂的作用原理是使待生催化剂上随焦炭一起带入再生器的硫在氧化燃烧之后以硫酸盐的形式再次固定到催化剂上,随再生催化剂转移到提升管反应器中。这样虽然降低了SOX的排放,却增加了流出提升管的物料(包括气体、水、油)的硫含量。因此,在处理催化裂化烟气中污染物排放能力增强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硫转移剂的使用量,这样有助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的降低。 3.1.3 催化裂化汽油后处理脱硫技术 到目前为止,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使用最多的方法还是后处理技术。因其装置独立,对催化裂化系统无影响,且能够达到较深的脱硫水平,满足各阶段汽油的排放要求,而受到科研工作者和炼化企业的青睐。出现了包括[4]加氢脱硫、吸附脱硫、酸碱精制脱硫、萃取脱硫、超声波脱硫、膜法脱硫、离子液体法脱硫、生物脱硫等工艺,其中有很多工艺已经投入到工业生产。 加氢脱硫是应用最早最普遍的汽油脱硫工艺,从最初的非选择性加氢工艺,到现在的选择性加氢工艺。考虑到催化汽油中的硫化物主要存在于较重馏分中,而轻馏分中则含有大量的高辛烷值烯烃和少量易除去的轻硫醇。于是对催化汽油进行预分馏,重馏分加氢处理、轻馏分碱洗精制,即达到深度脱硫的目的,又不会造成较大的辛烷值损失。典型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基本都是在这个思路上的创新与发展,如[2]国外Exxon Mobile公司的二代SCANfining工艺、IFP的Prime-G+工艺、BP公司的OATS工艺均可使催化汽油硫含量降至10ppm以下,而且保证烯烃饱和度及辛烷值损失较低,CDTech公司的CDHydro和CDHDS工艺、UOP和Intevep(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技术支持中心)联合开发的ISAL工艺可使硫含量降至30ppm左右;中国石化FRIPP研发的OCT-M技术可以满足欧Ⅲ汽油排放标准,改进的OCT-MD工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