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设定抵押房屋执行难,有何破解之道?.pptx

设定抵押房屋执行难,有何破解之道?.ppt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定抵押房屋执行难,有何破解之道?

设定抵押房屋执行难,有何破解之道? 根绝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和相关情况,设定抵押房屋执行却很难,毕竟牵扯太多,请来了解一下专家对大家的建议吧! 依照2005年12月21日起 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于被执行人所有的已经依法设定抵押的房屋,法院可以查封,并可以根据抵押权人的申请,依法拍卖、变卖 或者抵债。在裁定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后,应当给予被执行人6个月的宽限期。在此期限内,被执行人应当主动腾空房屋,法院不得强制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迁出该房屋。上述宽限期届满后,被执行人 仍未迁出的,法院可以作出强制迁出裁定,并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50条的规定执行。强制迁出时,被执行人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经法院审查属实,可以由申请执行人为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提供 临时住房,向被执行人计收租金。例外的情形是,倘若“被执行人属于低保对象且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法院不应强制迁出。 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 法》”)以及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未对上述问题作出新的明确的规定。 依照上述规定,流程大致如下: 查封——裁定拍 卖、变卖或者抵债后——给予6个月主动腾空房屋宽限期——宽限期届满后作出强制迁出裁定——必要时由申请执行人提供临时住房。 目前,司法实践中,设定抵押房屋执行难问题较为突出,难点一在 于强制迁出房屋难;难点二在于难点一引发的设定抵押房屋拍卖难;难点三在于申请执行人提供临时住房难。 就难点一而言,强制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迁出房屋,往往遭逢阻挠和障碍,并非易事, 因此,有些法院存在畏难情绪,在宽限期届满后,迟迟不作出强制迁出裁定,迟迟不采取强制迁出房屋的执行措施。 就难点二而言,目前,在被执行人未主动腾空、迁出房屋的情形下,设定抵押房屋之 拍卖,存在两种主要做法,第一种是强制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迁出房屋后,再进行拍卖,这种情形下的“空房”、“裸房”拍卖较容易成功;另一种是未采取强制迁出房屋的执行措施,径直进行拍卖, 这种情形下,由于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仍居住在房屋内,导致房屋竞买人望而却步,房屋无人问津,可能相当长时间内都无法卖出。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本事”的人买入,再自行动手驱赶被执行人 及其所扶养家属,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就难点三而言,为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被执行人提供临时住房,是基于强制执行的人道要求,是考量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存权需要,此无可厚 非和指摘。惟规定由申请执行人负责提供临时住房,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申请执行人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缺失临时住房的标准、期限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增加了申请执行人提供临时住房的难度,被执行 人也往往以此为藉口拖延腾空房屋,此外,申请执行人向被执行人计收临时住房租金也存在不小的障碍,往往引发新的纠纷。 一方面是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护,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必须得到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必须得到尊重,另一方面是“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住宅需要等生存权必须予以考量,因此,诚有必要认真权衡,思索更加周全、更为 切实有效的路径来加以解决。 特建议如下: 一、向社会公众大力宣导以房屋设定抵押存在的风险 房屋所有人既可能是将房屋作为自己债务的抵押财产(抵押物),也可能是作为他人债务的抵押 财产。在债务人(房屋所有人或者他人)未履行债务时,如前所述,对于依法设定抵押的房屋,法院可以查封,可以根据抵押权人的申请,依法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因此,以房屋设定抵押,无疑存在巨大 的风险,其中,房屋所有人以自己唯一房屋作为抵押财产为他人债务设定抵押,风险最大,司法实践中,也往往是这些房屋所有人对强制迁出房屋执行措施抵触情绪最大。 鉴于相当多的民众法律风险意 识较为淡薄,对以房屋设定抵押的后果、责任不甚明了,因此,宜向社会公众灌输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以房屋设定抵押)有风险的观念,使社会公众清醒意识到以房屋(特别是唯一房屋)设 定抵押的法律责任和后果,从而慎重考量是否设定抵押,此外,亦可教导担保人(房屋所有人)采取必要的防范风险的举措(如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二、宜立法明确规定“低保对象”不得以 自己的房屋设定抵押,不论其房屋是否唯一 鉴于低保对象通常仅有一处房屋,鉴于若被强制迁出通常“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因此低保对象以其房屋设定抵押,基于“生存权优于债权”原则,在国 家暂无法施以援手的情况下,法院几乎无法强制迁出,抵押权难以实现,导致该等设定抵押房屋事实上无法起到保障债权实现的目的,抵押担保功能大打折扣甚或丧失殆尽,此种情形下,宜考量立法明确规 定,低保对象的房屋不得设定抵押,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