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诗词鉴赏复习(含答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七年级下语文复习——诗词鉴赏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认为这两个字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1.竹径:小路被竹林掩映;曲径:小路弯弯曲曲,层次丰富,景致深浓。 2.“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2.深: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3.诗歌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你认为隐含了怎样的哲理? 3.要达到能领悟妙道的胜境,先要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4.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4.“悦”“空”两字是此联诗的诗眼,山光使鸟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 5.诗歌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两句是否矛盾?不矛盾) 5. “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6.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实际上是以声衬静写自己的心静,抒发了诗人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浓厚隐逸情怀。 二、登岳阳楼(杜甫)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1.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湖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者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幅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 2.广阔无边、雄浑壮观的洞庭湖,划分开吴国、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中一般。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3.运用描写,既有实写、又寓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气势磅礴恢宏。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亲朋杳无音信,得不到物质、精神方面的任何帮助;既老且病,漂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写出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5.这首诗最让人感动的是尾联,请你从思想内容上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出本诗中除了“表现诗人感叹自己身世、思念亲朋”之外的别的情感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诗人为什么面对洞庭湖忍不住老泪纵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包含有诗人哪些情感。 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对尾联的理解。 5.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诗人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万景凄凉,更为国家的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境界高尚。(对亲戚朋友的眷恋、对自己年老多病孤独的悲伤、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报国无门的忧愤。) 三、蝉(虞世南)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1.外形、习性、声音 2.诗歌中的蝉有怎样的寓意? 2.这是一种清高尊贵(身份险要)、品格高尚(品质清廉)者的化身,是人格化的形象。 3.这首诗歌前两句的含义是什么? 3.虽然生活平淡,但是仍然志存高远。 4.诗歌中借蝉抒怀的点睛之笔是什么?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怎么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既是写景又是抒怀,诗人借蝉抒怀,表明自己品格高洁,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高”: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之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5.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怎样的启示? 5.品格高洁的人,不需借助外力,本身具有很强的昭示,自能声名远播。 四、孤雁(杜甫) 1.诗歌的颈联中用“似”“如”,是不确定的揣测吗?你觉得诗人用字如何? 1.望眼欲穿好像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用这两个字表现似见而未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孤雁苦苦寻觅同伴的凄苦与无奈。 2.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2.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念、迫切追求。 3.诗题为“孤雁”,为何在尾联要提及“野鸦”呢?野鸦象征了什么? 3.用野鸦反衬孤雁:孤雁心中悲痛、追求迫切,念群之情浓烈;但野鸦全然不懂,鸣噪不停。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孤雁的高原追求。 野鸦象征了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 4.诗中传递出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4.诗人借失群孤雁自喻,抒发漂泊乱离中是群人的悲哀和痛苦的心情。 五、鹧鸪(郑谷) 1.诗歌颔联中的“雨昏”“花落”点染了怎样的环境?“青草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