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古文思,外国人眼中的杭州.doc
千古文思,外国人眼中的杭州
历史上,杭州就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城市。在外国人眼中,杭州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相关,他们的所见所闻大都没有形成颂词流传,但他们的所想所感应该可以视为对杭州的赞美和认同。
来杭州最早的外国人,据说是印度和尚慧理,时间在4世纪初的东晋。慧理到达的杭州当时尚是山中小县钱塘,但他的游历却是历史上中国文化第一次大南迁中有影响的事件之一。慧理阅读这里的山水是“仙灵所隐”,便建造了灵隐寺,为杭州的风景名胜和思想文化写下第一篇文字。他葬在飞来峰前,后人为他补立了慧理之塔。这塔的意义标志其遗风绵延。
在9世纪末期、10世纪中前期的五代吴越时期,隋代建州的杭州,已由唐代的中等的“上州”一跃而成为天下分割时的国都之一,海内外交通兴盛起来,但以外国人的品读,杭州城里城外处处黄墙隐现,在这里,瓷是祭器,茶是贡品,丝织物做装饰之用。
外国人来杭州形成高潮,是在12世纪两宋之交的中国文化第二次大南迁以后。那时他们纷纷抵达南宋朝廷所在地临安即今杭州,大都与政治、外交、经济以及宗教等有关,所见所闻亦与大国天朝联系起来。而比较关注于文化和科技的是日本人。日本人在杭州学习画院绘画艺术,学习民间尺八技艺;日本僧人在杭州寺庙修行,学习禅与茶的精妙结合,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手工业技艺。他们当初的学习之地北山的黄龙洞和远郊的径山寺,都有纪念性景点。
在13世纪后期起踵接南宋的蒙元时代,国外来访基本维持繁华的杭州的人依然不少,并留下一些可资参考的文字。传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这座东方的国际性“大城”。在由他讲述、别人记录的游记中,关于杭州的内容是公认最精彩的一部分。该书后被译成中文,这让经历过各种社会动荡和城市面貌变迁的近现代杭州人读来,显得亲切,但又觉得异常遥远,甚至有些不真实。马可?波罗之前的外国人看到过杭州的繁华,但没告诉世界,马可?波罗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向世界报道杭州的外国人。很多世纪以后,安莎社自豪地说,马可?波罗是他们派驻中国的第一位记者。杭州和西湖的窗口――湖滨,现有马可?波罗雕像。
马可?波罗的游记传世之后,杭州有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西方学人的视野中。他们从文献以及实物反复研究杭州。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1959年撰著《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一书,围绕古都临安(今杭州)展开,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中华文明鼎盛时期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窥视中国朝代政治的盛衰更替。谢和耐视野中的杭州极具活力,其内容的真实程度和可信度,远远超过马可?波罗走马观花式的印象。这本书的英文译本于1962年出版,不断再版,现在世界最大的图书网站亚马逊,依然可以买到。
在元代到过杭州的外国人中,有影响的并非只有马可?波罗一人。1346年,摩洛哥旅行者伊本?白图泰到过杭州。他在游记中描述的杭州,与马可?波罗基本一致,说杭州是“在中国地域所见到的最大城市”,因为海外通商,“港湾内船艇相接,帆樯蔽天”。他在杭州,看到穆斯林们“住此城内,城市美丽,市街布局如伊斯兰地区一样。内有清真寺和宣礼员”。杭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宴请白图泰,“为此请来了穆斯林厨师,按伊斯兰教法宰牲”,还让人用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演唱助兴。
当时杭州的外国人社区中有很多阿拉伯商人。他们选择在杭州生活,除了方便贸易之外,对自然和社会、政治的环境也赞赏有加。杭州的伊斯兰教的礼拜之所早在唐朝就已建立,发展到元朝,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四大清真寺之一,并以“信仰同在”的地方驰誉阿拉伯各国。中山中路上那座因建筑形似而称的凤凰寺,至今仍是伊斯兰教活动场所。
从15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并缓慢生长。杭州作为发达的富庶之地,又因为是京杭大运河的起始一端,在明清两朝时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浪潮中,充当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这时期来到杭州的外国人中,比较受后人关注的是传教士。他们为了传教的需要,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同时,也通过书信和翻译典籍等方式,把中国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人出现了阅读“中国热”。另外,受大航海的影响,他们对社会和风俗进行考察,同时还对经济及科学技术,尤其是自然资源作调查,包括矿物、动物、植物,并将之做成实物标本带回本国,加深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两次来中国,主要在杭州和兰溪、分水(今属桐庐)活动。卫匡国谙熟中国文化,对各地山川地理、人物掌故了然于胸。他对杭州的认识大都保存在他向罗马教廷的报告中,认为杭州(包括绍兴、宁波)是有明一代主要的文化之区,其传承的中华礼仪文明使天主教逐渐中国化。卫匡国的报告影响过中西方的外交和宗教关系。卫匡国曾在杭州今中山北路上重新建了一所新教堂,其宏伟壮丽为当时中国西式教堂之首,现在还在作为天主教活动之地。他病逝杭州,葬在市郊天主教司铎公墓,现是省级文保单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全套推荐.ppt VIP
- 05J927-1汽车库建筑构造图集.pdf VIP
- 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微生物.pptx VIP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讲话:教育从来不靠一个人燃烧,而靠一群人沉下去!.docx
- 中小学校服验收记录单(参考模版).doc VIP
- DLT5418-2009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2020新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Unit2 Integratedskills课件.pptx VIP
- 医院信息科笔试、面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0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pptx VIP
- 详解《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3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