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大的二十部交响曲“导赏”(上).docVIP

史上最伟大的二十部交响曲“导赏”(上).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上最伟大的二十部交响曲“导赏”(上).doc

史上最伟大的二十部交响曲“导赏”(上)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不仅是想提醒各位应该坚定地保留自己心目中的最爱,而且想说,BBC找到一百五十一位指挥家来投票是非常明智的。音乐和体育比赛不同,很难简单地分出高下。由此,足够多的活跃在一线的权威人士的投票,才使得结果更有说服力。   从投票结果来看,个别作品的排序有些意外。比如,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竟然没有进入前十,莫扎特的最后一首交响曲《朱庇特》位列第三,而他另一首似乎更有名的《第四十交响曲》则排在了第十五。但细细品味这份榜单,就会发现,入选的曲目确实是西方浩如烟海的交响乐曲库里“精华中的精华”,无论是从音乐技法、音乐语言还是风格表达来看,都是各个历史时期最顶级作品的代表。整个清单看起来真是闪亮得让人睁不开眼。   所谓的“导赏”是难的,或者说是徒劳的。用一句充满禅意的中国古话来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谁可以把听音乐的感觉准确地传达给其他人,并使对方拥有同样的感觉。我能做的只不过是告诉听者,“音乐”从来都不只是“音”和“乐”,它们是作曲家内心最真实、最深层的表达,无论如何被修饰,它依然是赤裸裸的。每一首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有着它们自己鲜活的故事和经历,展现了灿若繁星的音乐史。   第20名: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第七交响曲》是布鲁克纳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它显示了布鲁克纳的大器晚成。   这是一首名副其实的“大作”,全曲接近七十分钟,接近大半部电影了。而它的写作过程也确实像电影大片一样具有故事性:布鲁克纳犹犹豫豫地从1881写到1883年,1885年还做了部分修改。作曲家把它题献给巴伐利亚的君主路德维希二世。   人们常称这首作品称为“抒情”(Lyric),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作曲家本人认可这一称呼。1884年,该曲在莱比锡的布商大厦音乐厅首演结束后,六十岁的布鲁克纳上台谢幕了五次,欢呼和掌声长达十五分钟――虽然尖刻的评论家汉斯利克说,这部作品是“无休止地延伸黑暗和无聊”,但这部作品使布鲁克纳的名字迅速被人们和同时代的大师勃拉姆斯、瓦格纳等相提并论。   乐曲的开始是一个典型的“布鲁克纳”式的开头:一条长大而庄重的旋律缓缓升起,简朴而宁静。整个快板乐章像一个宽厚巨大的阴影,里面生长出三个如同大树一样巨大的主题。第二乐章的慢板写到一半时,布鲁克纳很是难过,因为他在写作期间去慕尼黑见了一次瓦格纳(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瓦格纳说他想指挥这首作品。然而,不久后,瓦格纳就在威尼斯去世了。布鲁克纳听到这个消息后,为第二乐章写了一个安静而悲伤的尾声……如果稍微留意听一下,就会发现,他显然是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那种“瓦格纳式的大号”写的。布鲁克纳后来说,这段是给大师送葬的哀乐。   第三乐章谐谑曲的最大特点是,布鲁克纳一反常态,写了一个敏捷活泼的旋律,这个旋律被一个焦躁不安的固定音型所掌控。终曲有个像第一乐章那样的开头,经过了一大段对比展开后,又回到了全曲开头那个令人振奋的主题。   故事还没完,就在完成全曲之前,布鲁克纳去了瓦格纳的墓前,向这位曾给予他莫大帮助的前辈、同行致敬。首演成功后的一年多后,他又通过义演为瓦格纳的纪念像筹钱。   这似乎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如同许多电影里讲述的故事一样。不过,我们常常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猜不到故事的结尾――这首曲子,被希特勒认为和“贝九”一样了不起,常常在纳粹凯旋之时演出。诡异的是,1945年3月1日,当广播宣布希特勒死亡时,德国广播电台播放的也是这首曲子。   第19名: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贝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田园”。贝多芬从1807年秋天开始写,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几部标题音乐中的一首。与古典时期交响曲四个乐章的结构不同,《第六交响曲》有五个乐章,它和“贝五”一样,首演都是由贝多芬自己指挥,先演的是“贝六”,再演“贝五”。   贝多芬自己这样描述该曲:“田园,感觉的表达胜过描绘。第一乐章,到达乡村后,人们心中被唤起的愉快感觉;第二乐章,小溪的景色;第三乐章,村民的欢聚,被第四乐章的雷电和暴风雨打破;第五乐章,有益的感觉伴随着对神的感恩。”   在写“贝六”的时代,交响曲往往不被用来描绘风景和天气。但是,西方音乐中用音乐来表现风景却有着很长的历史,比如维瓦尔第的《四季》和海顿的一些清唱剧。在这首作品中,贝多芬几乎以一种令人吃惊的方式呈现他的音乐――四个字:宁静如水。在长达五百多个小节的第一乐章中,贝多芬以一种简单的方式重复他的想法,很“静”很清晰,很“缓”很温柔。和声转换一点儿也不像他的其他作品那样“频繁剧烈”,在第一乐章接近展开部的地方,五十多个小节才转换了一次和声,而第二乐章听起来,简直可以用“慵懒”来形容――完全可以配上最近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