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不对称框架结构设置BRB消能减震分析.docVIP

双轴不对称框架结构设置BRB消能减震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轴不对称框架结构设置BRB消能减震分析.doc

双轴不对称框架结构设置BRB消能减震分析   摘要:以昆明一框架砼结构教学楼为实例,采用防屈曲支撑(BRB)进行消能减震分析;简要介绍了BRB的模型、布置原则及有效截面的推导;采用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小震和风载作用下,BRB与主体结构表现为弹性;在大震下BRB进入塑性阶段,通过很好的滞回性能吸收地震力,有效提高了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能。   Abstract: Based on an existing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of school building in Kunm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ergy dissipation for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using Buckling-Resistance Brace(BRB) system. Also, this paper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RB model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main principle of it and furthermore it illustrates a brief derivation of effective section and talks about the criterion of brace arrangement. For both perfect elastic stage when sustaining windload or low-magnitude earthquake and elastic-plastic stage when sustaining strong earthquake, this paper takes time history analysis for BRB system and finds that during strong earthquake the plastic stage of BRB dissipates a significant part of energy input from ground motion through the historical prosperities. Thus BRB system should be a sufficient method to enhanc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main structure.   关键词:防屈曲支撑;消能减震;时程分析   Key words: Buckling-Resistance Brace;seismic reduc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time histor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3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113-03   0 引言   传统抗震设计是增加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抗震的,在大震下结构本身进入塑性来消耗地震能量以达到抗震目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构件在地震中严重破坏或倒塌。各种减震及控震技术的出现能较好地克服这些缺陷。BRB耗能减震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BRB,在小震下起到普通支撑的作用,为结构提供一部分刚度;在大震下,BRB先于主体结构进入塑性阶段,通过滞回大量消耗输入主体结构的地震能量,迅速衰减结构的振动反应,以避免主体结构破坏,从而减轻地震灾害;即使BRB在大震下损坏,震后也较容易更换,可把地震损失降到最低[1]。   早在1971年,Yoshino等就对剪力墙作为外部约束的防屈曲支撑进行过研究;1973年,Wakabayashi等也对钢板支撑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其内容涉及钢板刚度、强度、滞回耗能性能及无粘结材料性能;1988年,Fujimoto与Wada在Mochizuki研究的基础上将防屈曲支撑改进为无粘结支撑。随后,Nagao等也对防屈曲支撑做了一定的研究。至今,BRB减震技术和理论都发展得较成熟,逐渐向着规范化、产业化发展。   本文以昆明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为工程实例,位于8度(0.20g)抗震设防区,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Ⅱ类场地;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该工程上部结构6层,建筑高度为17.7m,平面呈“上”字形双轴不对称。在高烈度地区,不规则钢筋混凝土结构扭转效应明显,剪力和位移角都偏大,因此,应充分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尤其在是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抗倒塌性能,BRB拉压可屈服,耗能稳定,能够很好的改善结构扭转效应,为了提高该结构在地震下的安全性,采用BRB进行消能减震设计[2,3]。首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