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秋官尚书李晦墓出土最早的唐三彩人俑.doc
唐秋官尚书李晦墓出土最早的唐三彩人俑
1994年,西安市高陵区泾渭镇马家湾村发掘了一座唐代早期墓葬――秋官尚书李晦墓,出土了一批唐三彩,其中三彩人俑是目前发现具有确切纪年的最早的唐三彩俑。
李晦,字晦炬,生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卒于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享年62岁。其父李孝恭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堂兄弟,系初唐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晦身为李唐皇室贵胄,历任左干牛备身、朝散大夫、行通事舍人、太子左卫率、东都留守、户部尚书、右武威大将军、燕然道大总管、赤水军经略大使、安北道安抚大使、秋官尚书等要职。辅佐帝储,参赞戎机,威卫京畿,治军抚民,以致唐高宗李治“一日不见,则满座无欢”。难能可贵的是,李晦出身皇族,身居要职,却能持操自律,与人为善。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李晦家的二层小楼遮挡了邻居家的采光,邻居对别人说了此事,李晦知道后立刻拆掉了自己的二层小楼,还邻居以光明。李晦这种人格魅力也得到了武则天的赞许,在武氏执政打压李唐宗亲的时候,李晦没有受到影响,且步步高升,直到秋官尚书,病逝于位。
李晦墓位于马家湾村南约1公里的渭北台地之上,东距泾渭之汇约6公里,北眺泾河,南濒渭水。由地上遗迹分析,该墓有独立陵园,墓前有石碑(现存于高陵区文化馆)、石翁仲等(据当地村民回忆),现在地上部分破坏殆尽,墓的封土也被破坏。墓结构及形制极为特殊,坐北面南,自南而北依次由长斜坡墓道、7个天井、6个过洞、3条甬道、呈“品”字形排列的3个墓室和墓上封土组成。这种“品”字形排列的三室唐墓与以往认知的大、中型唐墓均为前后两室的观点不同,增添了唐墓形制上的一个新类型。
该墓也未能逃脱被盗的命运。幸运的是在西侧室中出土有大批唐三彩,共计151件之多,有三彩立俑、三彩骑马俑、三彩模型明器(有井、磨盘等)。其中三彩立俑114件,完整者90件,有风帼立俑、幞头立俑、昆仑黑奴三种。风帽俑和幞头俑均为胡人形象。三彩骑马俑34件,修复完整26件,均为乐伎俑。这些人物俑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唐三彩人物俑,距今1327年之久。
三彩立俑
1.三彩风帽俑。头戴橘红色风帽,身着圆领袍服,下着曳地袍裙,腰系带,外披翻领窄袖风衣。浓眉圆目,八字胡须,高颧骨,面部表情祥和。双手合抱置胸前。双脚并齐站立。头微左偏。面部施白彩和红褐色彩绘,眉毛、眼、胡须以黑色描彩,口涂朱红,风帽施红彩,颈部以下施釉彩(图1)。
由衣服颜色不同,可分为着黄衣风帽俑和绿衣风帽俑。
三彩黄衣风帽俑。外披黄釉翻领窄袖风衣,内穿圆领绿釉衫,下着黄釉曳地袍裙。标本95LHM:65高23.3厘米。
三彩绿衣风帽俑。外披绿釉翻领窄袖风衣,内穿圆领黄釉衫,下着绿釉曳地袍裙。标本95 LHM:74高23.2厘米(图2)。
2.三彩幞头俑。根据姿态、身形、着衣不同可分为两种样式。俑为黄衣和绿衣俑,均头戴黑色幞头,颈部以下施釉彩。脚踏板少数施釉。
三彩握拳幞头俑。双脚并齐笔直站立于方形踏板之上。头戴黑色幞头,外穿圆领酱黄色或绿色窄袖袍衫,腰系带,下着浅绿色紧口裤。浓眉大眼,高颧骨,八字胡须,右手握拳上屈于右胸处,左手自然下垂,表情轻松自然。面部施白彩和红褐色彩绘,黑彩幞头,颈部以下施釉彩。踏板多为白胎,少量施釉彩。标本95 LHM:41高25.4厘米(图3)。
三彩拱手幞头俑。双脚并齐,头部和上身略后仰,小腹前腆,站立于方形踏板之上。头戴黑色幞头,下着曳地长袍裙,身穿圆领窄袖袍衫,内穿紧口裤,腰系带。浓眉大眼,高颧骨,八字胡须。面部施白彩和红褐色彩绘。双手拢于袖内置胸前,神态祥和(图4)。
3.昆仑黑奴俑。1件。右肘前伸上屈,左臂向前屈伸,手握拳。脸略右偏,左视前方。左腿略前伸,上身笔直,小腹前腆,双脚立于方形踏板之上,作小跑状。身着低开领右衽绿色袍服,足蹬酱黄色长简靴。短黑发卷曲,圆目大鼻小红唇,一副黑人小孩形象,活波可爱。高28.9厘米(图5)。
三彩骑马俑
三彩骑马俑均为乐伎俑,从头饰可分为小冠、风帽、幞头三型。白胎,模塑结合。质地较好,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硬。
戴小冠骑马乐伎俑。脸庞圆润,龙眉凤眼,粉面红唇,“姣姣如夫人”。唇上有纤细八字胡。头戴小冠,身着“V”字领宽大袖袍,下着裳。俑双臂前屈握拳。马呈黄色,站立状,体健臀肥,竹耳铃目,披鬃削尾,口大张作长鸣状,有的马有长方形踏板。马腿结实有力,曲直有度。马头左偏,墨线勾勒络辔。人俑有着绿衣和黄衣服两种,端坐马背作演奏状,有的吹箫,有的手中乐器遗失。各个部位制作精细,整体造型优美。根据手姿和演奏乐器不同有如下三种(图6)。
吹笛骑马俑。马通身为暗黄色,马蹄有露胎。马作嘶鸣状,鞍具齐全,鞍下有鞯,鞍上有鞍袱,均为褐色,鞍为黄色。俑骑于马上,上身笔直,身着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