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苏静:从未带兵打过仗却等于10万雄兵.docVIP

开国中将苏静:从未带兵打过仗却等于10万雄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国中将苏静:从未带兵打过仗却等于10万雄兵.doc

开国中将苏静:从未带兵打过仗却等于10万雄兵   他早年从军,作为红军的开路先锋,是长征时走路最多的人,更为北平的和平解放立下过汗马功劳,甚至就连一向不轻易夸人的林彪,也禁不住夸他“等于10万雄兵”,但他却是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从未直接领过兵打仗的开国中将。   他就是苏静,1910年12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海澄县(今龙海县)海澄镇六口碑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7年11月28日,病逝于北京。   情报英杰   红一方面军长征时,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是开路先锋。斯时,苏静虽然只是军团的一个小小的侦察参谋,但却是先锋中的先锋。   苏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整个军团探路。部队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别人都可以住下休息,他却不仅不能休息,还要马上带上侦察员出发,朝军团首长定的下一站方向,沿路侦察。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行走在高山大川之中。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毒蛇猛兽随处可见,还有土匪民团的袭扰。每一次侦察回来,他还要连夜绘制成行军路线图。事实上,别人走了一遍的长征路,苏静要先侦察走个来回,再跟着走一趟,走的距离是别人的三倍。   除了当好开路先锋以外,苏静还利用自己在缅甸时学过的照相技术,拍摄了红军活动的一批珍贵历史资料。也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观察能力,解决了不少部队在行军作战中碰到的难题。如红军长征一路走来,敌人的飞机就像赶不走的苍蝇,天天在红军队伍的头顶盘旋、轰炸、扫射,给红军带来很大伤亡。如何才能把敌人空袭的损失降到最低?细心的苏静开始观察敌机的行动规律,并总结出好几条躲避炸弹的方法,对减少部队伤亡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一军团改编成115师,许多将领都被降一、两级使用,苏静却被提升为侦察科科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陆房突围等,并参与领导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治保卫工作。   1938年2月,日军进攻晋西南。115师分兵一部阻击敌人。3月2日,林彪率部向敌后运动,当部队行进到千家庄附近时,突然传来一声枪响,林彪中弹落马。带领侦察排跟在林彪身后的苏静,赶紧把林彪扶到路边的沟坎下隐蔽,同时命令警卫员立即到后续部队找医生。   第二天,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命令苏静去国民党防区调查此事。苏静对整个枪击事件作了细致的调查,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得出这是一次误伤事件的结论:因为当时林彪披着一件在平型关战斗中缴获的日军呢子大衣。阎锡山部的一个警戒分队哨兵,误认为他是日军军官,于是就开了一枪。   林彪被枪击后不久,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天,卫立煌带着他的司令部刚刚到达大宁,就被日军包围了。罗荣桓和代理师长陈光当即命令苏静带一个营去掩护卫立煌。苏静骑马一口气追赶了5公里路,才追上了卫立煌,并向他通报了敌情。可是卫立煌还没来得及转移,日军就已经发起了进攻。当时,卫立煌身边没有多少部队,全靠八路军一个营的兵力拼死抵抗。在冲出日军的包围圈后,苏静命令留下一个连断后。这个连在白儿岭据险死守了一天,挡住了800多日军的轮番进攻。   1938年,115师进驻孝义,国民党方面派了一个高参到115师,名为“联络”,实则监视,还把一名掌握师部核心机密的译电员拉下了水。   但仅过了数日,心细如发的苏静便发现了这一情况。他先是不动声色地处理了那名译电员,又连续数日宴请国民党高参。宴席中,他代表八路军殷勤劝酒,高参及其随员们也心怀鬼胎地频繁回敬。他假装不胜酒力,胡言乱语,“无意中”泄露了八路军的一些机密情报。欣喜若狂的高参等到深夜,便将收集到的“情报”发给上司,而苏静此时就躲在他的隔壁房间,细听着“嘀嘀嗒嗒”的声音,将高参发出的电码原原本本地记在了笔记本上,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国民党的电报密码。   此后,林彪在电报中经常提到的“密息”,指的就是破译敌人电台密码所获得的情报。   东北献计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共双方随即为争夺东北展开了激烈的较量。11月中旬,苏静跟随罗荣桓到达沈阳,在刚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中担任情报处处长。随即,又来到林彪带领的前线总指挥部。这个“前总”是个非常简便高效的指挥机构,除了林彪,就只有李作鹏、苏静、何静之等几个人。   当时,东北的局面相当混乱。就中共方面的东北民主联军来说,虽然人数多达十几万,但部队都是从各自的根据地来的,彼此之间没有电台联络,就连林彪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队究竟有多少人、在什么位置,要打仗了,甚至还找不到自己的部队。而老百姓也不了解共产党,甚至还把国民党当成正统,使得东北民主联军几乎成了瞎子、聋子,以至于山海关丢失、锦州失守、辽西走廊洞开……   1946年初,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已退到松花江以北,不仅士气低落,处境也极为艰难。   林彪很想打个大胜仗鼓舞士气,可此时的部队装备奇缺、驻地分散,发动群众的工作进展也不顺利,林彪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苏静身上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