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监理业务培训选编
硅酮结构密封胶和建筑密封胶 硅酮结构密封胶和建筑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严禁建筑密封胶作为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 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接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6.3或5.6.4条的规定,且不应小于7mm;粘接厚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6.5条的规定,并不应小于6mm,且不宜大于12mm。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接宽度宜大于厚度,当采用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时粘接宽度不宜大于厚度的2倍。 硅酮结构密封胶应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在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拉应力或剪应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应取为0.2N/mm2;在永久荷载作用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拉应力或剪应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应取为0.01N/mm2。 幕墙规范中安全规定 玻璃幕墙的玻璃板块不宜跨越两个相邻的防火分区。 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不宜采用隐框玻璃幕墙,否则应在面板和支承结构之间采取除硅酮结构胶以外的防面板脱落的构造措施。外倾或倒挂的幕墙不应采用隐框玻璃幕墙 幕墙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幕墙的金属框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并保持导电通畅。 幕墙上设置的开启扇或通风换气装置,应安全可靠、启闭方便,满足建筑立面、节能和使用功能要求。开启扇宜采用上悬方式,其单扇面积不宜大于1.5m2,开启角度不宜大于30°,最大开启距离不宜大于300mm。当采用上悬挂钩式的开启扇时,应设置防止脱钩的有效措施 检查材料试验报告---参数需满足设计要求 导热系数单位为W/m.K; 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 例如:工程试验报告中65厚XPS挤塑板,试验检测导热系数为 0.027W/m.K ,换算成传热系数为 0.027/(65/1000)=0.027/0.065=0.415W/㎡·K, 设计节能篇要求屋面保温传热系数小于0.5W/㎡·K ,满足设计要求,合格。 工程中所用的幕墙GB/T21086-2007、铝合金窗其:抗风压性能9级、水密性(压力差5级)、气密性(漏风量4级、开启/整体)和平面内变形性能(5级)试验。 抗风压性能、水密性、气密性试验按GB/T 1522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的规定进行;平面内变形性能试验按GB/T 18250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的规定进行。?监理工程师检查四性试验报告:各项性能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热阻R:就是热流量在通过物体时,在物体两端形成的温度差。 物体对热流传导的阻碍能力,与传导路径长度成正比,与通过的截面积成反比,与材料的导热系数 成反比K=1/R。 热阻可以由下式表达:? R=L/(λS) ?L是材料厚度;λ是导热系数;S是传热面积 1. 单一材料层的热阻计算公式 R = H /入?R——材料层的热阻(m2?K/W);?H——材料层的厚度(m) 入——材料的计算热导率[W/(m?K)]。? 2. 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计算公式? ?? ?R=R1 ?+ R2 +……十Rn?; 围护结构总热阻 R0=Ri+Re+R ?R1?、R2……Rn——各材料层的热阻(m2?K/W)。 ?R0——围护结构总热阻(m2?K/W);??? ?Ri——内表面热阻(m2?K/W),?? ?Re——外表面热阻(m2?K/W),;??? ?R——围护结构热阻(m2?K/W)。 青岛属于节能气候划分的ⅡA区(寒冷地区) 分区代号分区名称气候主要指标建筑基本要求Ⅰ ⅠA ⅠB ⅠC ⅠD 严寒地区 1月平均气温≤-10℃; 7月平均气温≤25℃ 7月平均相对湿度≥50% 1、建筑物必须满足冬季保温、防寒、防冻等要求 2、ⅠA、ⅠB区应防止冻土、积雪对建筑物的危害 3、ⅠB、ⅠC、ⅠD区西部,建筑物应防冰雹、防风沙 Ⅱ ⅡA ⅡB(济南为ⅡB区) 寒冷地区 1月平均气温-10~0℃; 7月平均气温18~28℃ 1、建筑物应满足冬季保温、防寒、防冻等要求,夏季部分地区应兼顾防热 2、ⅡA区建筑物应防热、防潮、防暴风雨、沿海地带应防盐雾侵蚀 另: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分四级一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二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0.1%,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1㎡,任意100 ㎡防水面 积不超过2处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大于防水面积的0.2%,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2 ㎡,任意100 ㎡防水面积不超过3处;其中隧道工程还要求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 / (㎡.d),任意100 ㎡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