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工程实训中心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 江西理工大学 工程实训中心简介 江西 赣州 2015.10 1 目 录 一、江西理工大学工程实训中心概况 1 二、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教学大纲 6 三、主要的大型设备、仿真系统 19 四、工程实训中心设备展示 20 五、金工实习掠影 29 2 江西理工大学工程实训中心概况 一、基本情况 1958 年,江西冶金学院建校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步建立了校 实习工厂,下设机械加工、铸造、锻压、炼钢等教学实习车间,主要承担全校本 科生的金工实习教学任务。实习工厂代行工程实训中心的部分职能,伴随着理工 大学的成长走过了 50 多年的历程,先后经历了由学校、机械系和后勤集团进行 管理的历程。2010 年 1 月 1 日起,为适应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决定 在原实习工厂等校内工程实践设施的基础上,组建大学生校内工程实践训练基 地,划归机电学院管理,成立新的江西理工大学工程实训中心,承担全校的金工 实习教学任务及其他工程实践。 在新工程实训中心于 2010年成立之后,学校先后分三期对实训中心的环境 进行改进,扩大和扩建实训场所,使实训中心的内外环境得到很大的改进。目前 经过对实习场所和实训工种的整合,共有:钳工实训区、数控实训区、车工实训 区、焊接实训区、铸造实训区、特种加工实训区、机械拆装实训区、现代制造综 合实训区、刨铣实训区等 9个实训区,一个工程技能训练实验室,范围所属房屋 建筑面积合计为 5100m 2 。 目前,经设备整合后,教学车间共有各种类型的大小教学仪器设备共 60台 (套)左右。2013 年,经过充分论证,学校投入 839 万元资金对工程实训中心 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和补充。 工程实训中心现有教工 17人,其中教授 1名,副教授 1名,其他中高级技 工 15名。 二、工程实训中心建设 在建设内容和整体规划上,以 2009年 3月出台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 委员会《普通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基本要求》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材 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展开。 以服务理工为主,兼顾经、管、文、法等专业学科,面向全校近 40 个专业,建 立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的、服务不同学科门类的、达到教育部基础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建设标准的、有一定前瞻性的工程实训基地和创新训练基地。 1、建设层次 在建设上,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按照我校机类、近机类和非机类 3 金工实习教学大纲,以满足我校基本金工实习教学为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 台;第二个层次以满足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的工程素质教育, 以及机类及近机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拓展型能力平台。 2、实训规模 (1)可以承担 1500人/年的金工实习,每批次约 150人,现行教学计划为 周六、周日进行,分为九大实训工种,实行小组轮换方式。 (2)可以承担机电类专业 240人/年的机制工艺实训(2周)、350人/年的 机制工艺实验(2 周)、420 人/年数控实训(2 周)和 240 人/年的拆装实训(2 周),机类及近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践环节。 (3)可以承担学校研究生的论文研究(工科类)预计 100人/年。 (4)可以承担全校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各类课外科技活动,提供挑战杯创 新创业、节能减排、机器人大赛、3D 创新大赛、大学生工程技能、机械创新设 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各类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平台,预计 200人/年。 3、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大平台 (1)以常规制造技术为主的基础训练平台,包括传统车、铣、磨、钻、钳、 拆装与检测、铸造、冲压、焊接、热处理、工程认知等实训环节,涵盖机械常规 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加工方法; (2)以现代制造技术为主的专业训练平台,包括数控实训(数控车、铣、 加工中心、数控镗铣)、特种加工实训(线切割、电火花、快速成型、注塑、激 光、雕刻)、先进焊接实训(机器人焊接、激光焊、等离子弧焊、摩擦焊等)、先 进铸造实训(消失模铸造等)、先进热处理实训、和 CAD、CAM创新实践(计算机 辅助绘图、CAD/CAM、计算机加工过程仿真)等实训模块; (3)以科研能力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和机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主的综合工 程能力训练、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