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_来自锆石SHRIMP及LA_ICP_MS测年的探究.pdfVIP

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_来自锆石SHRIMP及LA_ICP_MS测年的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 2007年 第 37卷 第 2期: 145~154 收稿日期: 2005-12-30; 接受日期: 2006-06-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号: 200113900070)资助 * E-mail: zchuanlin@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 来自锆石 SHRIMP及 LA-ICP-MS测年的证据 张传林 ①* 陆松年② 于海锋② 叶海敏① (①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 210016; ②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天津 300170) 摘要 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由北昆仑地体、南昆仑地体、喀喇昆仑-甜水海地体等 3 个 主要的构造单元组成. 报道了北昆仑地体、南昆仑地体内副变质岩、部分岩浆岩锆石 SHRIMP及 LA-ICP-MS U-Pb测年结果, 并结合野外调查,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在北昆仑地体出露的前寒 武纪副变质岩, 沉积的时代为中元古代中晚期, 在 0.9~1.0 Ga和约 0.8 Ga发生变质; (2) 北昆仑地 体是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增生到塔里木南缘的造山带, 两期变质作用是塔里木地块在 Rodinia汇聚及裂解过程中的构造响应; (3) 在南昆仑地体的西段, 原认为属于古元古代的布伦阔 勒群, 实质是由北部中生代角闪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及南部的由南向北逆冲推覆到这套火 山-沉积岩系之上的角闪岩相副变质岩(孔兹岩)组成. 获得南部的孔兹岩系继承性碎屑锆石的年 龄为 600~2200 Ma之间, 表明其沉积年龄大约在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早期, 并在加里东期和 海西-印支期发生变质; (4) 在康西瓦, 获得侵入于孔兹岩眼球状英云闪长岩岩浆结晶年龄为 505 Ma, 变质年龄为 240 Ma. 结合前人对该区孔兹岩锆石 U-Pb定年资料, 表明南昆仑地体是加里东 期增生到北昆仑地体南缘的造山带, 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岩浆弧. 关键词 北昆仑地体 南昆仑地体 前寒武纪基底 锆石 SHRIMP 及 LA-ICP-MS U-Pb 年龄 构造演化 西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 从西端的 帕米尔到东端的阿尔金断裂 , 呈北西-南东向延伸 1000 多公里(图 1). 中外地质学家多年的研究表明, 西昆仑造山带是塔里木地块和羌塘地块在晚中生代 碰撞造山的产物[1~10], 并且受到新生代印度板块和亚 洲板块碰撞引起的远距离构造效应的影响[6,7,11]. 然 而 , 由于对库地蛇绿岩构造背景和形成时代的争 议[3,5,9,12~18]以及缺乏对造山带内部“前寒武纪”基底的 准确定年,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于该区前寒武纪及 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期构造演化的认识. 我们在 这里报道了西昆仑造山带一些重要的地质体, 尤其 是分布在西昆仑北带(北昆仑地体)、中带(南昆仑地体) 副变质岩锆石 SHRIMP 及 LA-ICP-MS 的测年结果, 并结合我们的野外观察, 试图对西昆仑前寒武纪变 质岩的沉积时代、变质时代以及它们暗示的构造演化 信息进行讨论. 1 区域地质及野外观察 1.1 区域地质背景 西昆仑造山带包含以下几个构造单元[9,10,17]: 北 昆仑地体、南昆仑地体、甜水海-喀喇昆仑地体(图 1). 146 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 第 37卷 其中库地蛇绿岩代表了北昆仑地体和南昆仑地体在 早古生代的缝合带 [15~17], 它是由北向南逆冲到目前 位置的[9,10,18]. 南昆仑地体和甜水海-喀喇昆仑地体之 间的界线为康西瓦断裂, 该断裂经麻扎后, 转向北北 西, 经班迪向北, 然后逐渐转向近东西向延伸至帕米 尔构造结. 1.2 北昆仑地体 北昆仑地体前寒武纪地层主要出露在许许沟— 阿卡孜以及和田南部的铁克里克隆起带. 目前在这 一地区获得最老的年龄是阿卡孜至许许沟一带的赫 罗斯坦侵入杂岩, 形成时代为 2.34~2.42 Ga, 并在 1.9 Ga发生重熔[19]. 在铁克里克隆起带, 分布了“古元古 代”喀拉喀什群及艾连卡特群(图 2). 其中艾连卡特 群以角度不整合或断层叠置于卡拉喀什群之上 [20]. 我们在以前的工作中已证实艾连卡特群是中元古代 晚期的火山-沉积岩系, 并在 1.0 Ga左右发生变质[21]. 艾连卡特群从和田南部可以一直向西延伸, 在盖孜 检查站还有出露(图 3(b)). 卡拉喀什群主要分布在和 田南部, 以黑云绿泥石英片岩、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