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在太空上看地球很圆的原因: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相差很小。
3.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
(1)远去的帆船总是 船身 先消失;
(2)“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3)站的高看得远;
(4)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的轮廓是弧线(月食);
(5)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麦哲伦环球航行
4.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地壳:0-17千米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上地幔 -----→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
地幔:17-2900千米
下地幔
内地核:呈固态
地核:2900-6371千米
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1.地球仪:地球的模型(地轴与水平面呈66.5°夹角)
(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
(2)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经线 纬线 形状特征 半圆 圆 位置关系 相交于南极和北极 相互平行 长短 等长 不等长(赤道 最长) 指示的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最大度数值 180° 90° 0°的确定 本初子午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赤道 度数的变化规律 向西向东各180° 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至90° 分布规律 无数条,除0°和180°外,其余的都有2条 无数 条,除0°外,其余度数的纬线有2条 划分半球的界线 20°W、160°E 赤道(0°纬线) (3)东半球包括:0°∽160°E和0°∽20°W; 西半球:160°E∽180°E和20°W∽180°W
北半球:0°∽90°N 南半球:0°∽90°S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 30°∽60° 60°∽90° (5)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经纬网(作用:能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2.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A.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 缩小的程度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 小 ,但表示的内容越 详细 ,精确度越 高 。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 大 ,内容越 简略 ,精确度越 低 。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 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政区图。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 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
B.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
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图例和标记
图上常用的图例有:公路、铁路、学校、河流、码头、国界等等。
第三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
1.岩石的成因及常见岩石
岩石种类 形成原因 特征 常见类型 岩浆岩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
孔或柱状结构 玄武岩 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 沉积岩 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
固化而成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
化石。 石灰岩、砂岩
页岩、砾岩 变质岩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片状的结构 大理岩、板岩
片麻岩 2.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第四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
(1)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2)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褶皱)(3)断层(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4)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5)火山、地震 ……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
2.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即内力的作用)
3.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A火山:
(1)火山由 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组成
火山喷发物:气体(二氧化硫)、熔岩流、火山灰
(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7章凝结与沸腾换热探究.pdf
- 衣柜里的变化——试题.pptx
- 台区管理手册试题.doc
- 12-数控编程和仿真探究.pdf
- 议论性语段训练1-5试题.doc
- 台湾都市计画法试题.doc
- 13第十三章充气结构探究.ppt
- 第7章天线资源管理算法探究.pdf
- 第8讲DIV+CSS布局—图文混排探究.ppt
- 【最炫化学专题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探究.docx
- 纽约州立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pdf
- 氟尿嘧啶专着3241 fluorouracil cream3240.pdf
- 讲稿讲稿专着碘iobenguane 123 injection3517.pdf
- 案例电话传真2261uk.pdf
- 分析文凭计划bi programa del elistama dutch paper 1 hl markscheme.pdf
- 小提琴ii192二幕一场分谱-23 violin.pdf
- 详解介绍2005ifla-筑空间winners.pdf
- 已知芦苇数量天空望远镜sky amp telescope.pdf
- 内容学生xunan yan id bhp billitonmy ass 1屁股.pdf
- 门罗双脑同步技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