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二 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 ——形似神合,意定形变
第1讲 考纲规定的九种常见修辞手法例析
第2讲 仿用句式
第3讲 变换句式;专题十二 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 ——形似神合,意定形变; “一枝梨花压海棠”语本苏轼戏赠张先的诗。相传,北宋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同他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和朋友们一起前去祝贺,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
想?”张先笑了一下,随即口占一诗道:“吾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吾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风趣幽默的苏轼当即和诗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为白色,喻指须发皆白的年老丈夫;“海棠”为红色,喻指红颜年少的妻子;“梨花”压“海棠”比喻老夫少妻。事实上,杨光32岁,翟旭琴28岁,他们的年龄只相差4岁,并不是老夫少妻。
杨光和主持人马俊把“一枝梨花压海棠”理解为潇洒帅气,显然是不妥当的。;一、真题体验
1.(2012?新课标全国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题干中“自选话题”和“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要求,最后一句要揭示景物描写展示的哲理。;参考答案:(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角落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2.(2011?新课标全国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提取句子的主干及其直接修饰语,使之单独成句;然后对其他修饰语进行分析、提取,使之单独成句;最后将分解出的句子合理排序。
参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3.(2010?新课标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
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仿句题,要做好仿句题,必须先确定需要改变和不需要改变的地方,然后对需要改变的地方进行词语替换。分析可知本题的仿句就是要依据“××如果害怕××,那它永远不能××”的句式,进行词语替换。;答案:(示例一)蜡烛如果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航船如果害怕颠簸,那它永远不能远航;矿石如果害怕冶炼,那它永远不能成钢。
(示例二)玫瑰如果害怕采摘,那它永远不能吐露芬芳;骏马如果害怕牺牲,那它永远不能驰骋疆场;宝剑如果害怕锻炼,那它永远不能削铁如泥。(每句内容贴切1分,句式1分,共6分);二、考情分析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题考查统计;高考
试卷;1.考查重点突出
从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命题来看,仿用句式是考查重点,变换句式在2011年考查过。仿写时一般涉及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其中涉及较多的是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式变换重点是长短句互换。
2.考查综合性进一步加强
本考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与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或其他考点综合考查,涉及语法、修辞等诸多方面。;比 喻;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比喻中喻体多是具体形象的、可以感知的、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
3.作用
(1)可以化未知为已知。
(2)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
(3)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4.分类
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
明喻是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doc VIP
-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培训课件.pptx VIP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1章】 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概述 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吸湿器说明书(中英文)明远(46).doc VIP
- 学习解读《SLT 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 4 部分:堤防与河道整治工程》课件.pptx
- 以德育之笔——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docx VIP
- 新概念2册1-36课测试卷.pdf VIP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doc
- 入党志愿书(全电子版).pdf VIP
- 2025年秋季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