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培训内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语想必我们都听说过。3-6岁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个人的85%-95%的性格都在这个时间段形成。作为幼儿园,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今天呢,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心理健康知识。 幼儿常见心理特征 好奇心理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位是什么?你在干什么?这是为什么呢?等等”从这句话可以反映出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与本能。 模仿心理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方式,如看其他人有什么,他就要什么,别人在吃什么,他就要吃什么,别人在着什么,说什么,他也要做什么,说什么,等等。 好游戏心理 游戏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 好户外活动心理 幼儿都喜欢户外活动。 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好动症; 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搞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 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 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 意志力薄弱,挫折耐受力差,表现为怕苦怕累,害怕困难,遇到困难退缩、束手无策和依赖成人,受不了委屈、责备、批评等挫折打击; 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 今天我们就一些具体的现象,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叫—“代替惩罚的方法—自然后果法” 情景一: 老师:地方这么小,别跑来跑去的……,现在是午休的时候,不许说话……,你怎么还没脱衣服?我说了“现在上床睡觉!……,不许摸小朋友的头,我现在警告你,如果你不睡觉的话,我就把你送到中七班……,请安静……,让我来给你盖被子……,你又去哪里啊。想站在外面了吗?” 好了,够了!你知道吗,你差点吵醒棒棒,看来你该站在中七班了。今天放学,别让你妈妈来接你了。看来,我真是找打啊! 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打(惩罚)孩子呢? 究竟打(惩罚)还是不打(惩罚)呢? 下面是一些家长的回答: *如果不打(惩罚)就会逃避管教; *有时候,我很生气,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不打(惩罚),孩子怎么知道他做错了,以后不再做; *我打(惩罚)孩子,是因为那是他唯一能理解的管教方法。 问大家,是否记得自己受罚时的感受,有这样的回答; *我经常恨我妈妈。我会认为“他真是个泼妇”。之后,我有有罪恶感。 *我会觉得:爸爸是对的,我很糟糕,我理应受罚。 *我会幻想我病的厉害,让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后悔。 *他们真坏,我要报复他们,只要不被抓住,我还要做。 当我们知道的更多,就更能理解被打(惩罚)带来的感受是:敌意、仇恨、抗议、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那又有人问了,如果我们不打(惩罚)的话,那孩子岂不就无法无天了吗?没有管教这一招,那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为什么会认为管教的孩子的办法一定是打(惩罚)呢?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让他们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说到自然后果,那什么是自然后果呢,跟惩罚又怎样的区别呢? 所谓“自然后果”:然孩子承受自己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 惩罚:为了教训孩子,故意剥夺他们的时间或是追加他们的痛苦。 比如,孩子撕破了衣服,不给他换新衣服,就让他穿破的,难堪,他下次就不会再撕破衣服了。若是打碎了房间门窗的玻璃,不给他安装新玻璃,就让他受冻,下次他就不再打碎房间门窗的玻璃了,等等。使他们在自己过失所造成的后果中得到教训,受到教育。 教授回答,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惩罚。让他感觉到,再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如果孩子还继续违抗,挑战你呢,这时候,可以惩罚吗? 教授回答,惩罚不起作用,因为孩子会将精力集中到如何去报复的家长上,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思。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又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呢? 现在花些时间,大家头脑风暴想想,就刚才那个情景,该怎么处理。 思考中…… 我真的很惊讶大家的智慧与灵感,一小会的功夫,大家想到这么多的点子。 有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或是没有精力去做的时候,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到我们。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请孩子帮忙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表明你的期望 提供选择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采取行动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我们从这个图片中学习下。 例子: 儿子将爸爸的手锯借走了,用完之后,随手放在台阶上。 爸爸说:“我的收据被扔在外面,都被雨淋湿了,我很生气!”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我希望你做到用完物,还原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