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18个虚词逐一精析
文言文虚词复习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文言虚词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的能力层级为B,《考试说明》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题共4组,8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如《史记》《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传统篇目。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二、分析虚词语法特点 (1)“以”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连词;“以”字后面是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介词。 例2.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 前句“以”字后的“身死”是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做“白”的状语,“以”在句中是介词。后句“以”字前后的“险”和“远”都是形容词,“以”在句中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不同。 例3.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前句“以”字前后的“缓攻”和“待其事”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后句“以”字前后的“穷予生之光阴”和“疗梅”也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相同。 (2)“以”或“于”两字常和后面的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搭配对象类别不同,“以”或“于”字用法也不同。 例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句搭配的“百骑”是“人”,后句搭配的“钟磬”是“物”,由不同类推出意义不同。 例5.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 前句“于”字后面的“燕”是国名,后句“于”字后面的“郑袖”是人名,类别不同。“于”在前句中相当于“到”,在后句中相当于“被”,意义不同。 三、看虚词出现的位置 (1)“其”字用在感官动词或心理动词后,是能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是指示代词或是充当定语的人称代词;用在主语和谓语表委婉语气;出现在句中和句首用法不同。 例6.一则羡其不孤;秦贪,负其强。 前句的“羡”是羡慕,是感官动词,“其”是代词“他”;后句“负”是一般动词,“其”是代词“他的”,意义不同。 例7.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前句“其”在句首,表反问语气;后句“其”在句中,表委婉语气,意义不同。 例8.秦王恐其破璧。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句的“恐”和后句的“咎”都是感官动词,前句的“其”能充当主语,是人称代词“他”;后句的“其”不能充当主语,是指示代词“那个”,意义不同。 (2)“之”字前后分别是名词和动词(或形容词),“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之”字前后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结构和名词,“之”是助词,译为“的”。 例9.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前句“之”用在名词“海”和形容词“深”之间,后句“之”用在名词“李渤”和形容词“陋”之间,用法相同。 例10.太子之死也。从容受死之意。 前句“之”字用在名词“太子”和动词“死”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之”字用在动词性结构“从容受死”和名词“意”之间,是助词“的”,两句用法不同。
复习补要 高考语文未考文言虚词用法辑录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试题中没有测试过的虚词有“何”“乎”“与”“其”“若”“所”“也”“者”。 一、何。可用作:代词、副词、复音词。 二、乎。可用作:语气助词、介词。 三、与。可用作:介词、连词、语气助词(通“欤”)、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四、其。可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语气词、连词。 五、若。可用作:代词、连词(表假设)、副词(表大体如此)、介词(表比喻,常作补语)。 六、所。可用作:代词、固定结构。 七、也。可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八、者。可用作:代词、语气助词。(薛吉辰) 文言文翻译 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翻译由第一卷的选择题改成了第二卷的笔答题,赋分5分。要正确地解答,就应了解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 1.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197-198核聚变粒子和宇宙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21电源和电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43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每课一练粤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第二节平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第12节电磁感应的发现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学案教科版选修3-2.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5讲内能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10短文三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磁场章末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选修1-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5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二课时作业语文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