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世代大学生适应问题与辅导-学生事务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世代大学生适应问题与辅导-学生事务处.doc

E世代大學生適應問題與輔導 黃德祥 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dhhuang@mail.dyu.edu.tw 現代老師難為 我們正在教一群有史以來最難管教的學生?! X世代的特徵: 在Douglas Coupland(1991)原著小說中的X世代,被定義為中高學歷、相對低薪、低福利、從事服務業、常感到沒有未來的人們;喜歡在購物商場消費低價但是跟得上流行的商品。其最大特色在於這個世代相當容易受到媒體影響,舉凡新聞、時尚、運動等重大消息,都有可能決定性的影響了他們的人生觀。E世代的特徵: 當前年輕世代自稱或被稱為“E-Generation”,之所以稱為“E-Generation”乃身處資訊爆炸的E時代,周遭充斥的是E-mail、QQ、MSN、ICQ所構建的通訊圍牆。 在“E-Generation” ,可以足不出戶便在網路上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可以與素昧平生,遠隔重洋的人交友聊天。五、 X世代的不同標籤: 讓人捉摸不清的世代 有貶抑意義的「懶散鬼」(Slacker) 值得悲憫的可憐世代 「MTV世代」、 「KTV世代」 「新世代」(re-generation) 享樂世代 台灣不同世代的特徵 民國二十年至三十九年(1931~1950) 戰亂世代:保命第一 民國四十年至五十九年(1951~1970) 艱困世代:刻苦耐勞 民國六十年至七十九年(1971~1990) 奮鬥世代:努力勤奮 民國八十年至九十一年(1991~2002) 享樂世代:消費享受 民國九十二年起(2003~) 未知世代:? 台灣E世代的特徵 ? 與 Generation X 相似 六、七年級 生活在台灣最繁榮富足的時代 幼年與童年以電視為伴 父母都很忙碌 有線電視頻道強播 速食普及改變飲食及生活 汽車、機車縮短時空 電腦及網路、手機改變生活 網路依賴與網路沉迷 當前E世代學生的問題 缺乏教養或管教 普遍懶惰 比較沒有責任感 挫折容忍力低 以自我為中心 並不一定快樂 前途茫茫 型男、型女;宅男、宅女 單身寄生貴族 E世代學生的輔導 建立師生關係 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 維持良好的班級常規 培養正確的責任觀念 運用適當的經營策略 激發良好的互動 教導適當的規則常規 十、100個班級中提昇學生品格與促進心性發展的方法 1.於走廊及教室懸掛英雄的照片。 2.開始學生的輔導課程。 3.為民眾提供社區服務。 4.預防及終止孩童為他人頂罪的行為。 5.製作出能辨識出除了學業、體育、藝術成就外的其他價值課程。 6.將學生對社區有所貢獻的行為予以區分等級。 7.製訂出學生、教師、父母均同意的一套行為規範。 8.邀請父母親到校觀看上課情形或為班級服務。 9.教師選擇個人的座右銘與學生分享。 10.製訂每月的美德主題,並予以探討。 11.與學生分享自己的英雄人物並說明原因。 12.時常將故事情節、歷史事件或其他主題與「什麼是對的?」問題加以討論。 13.幫助學生了解「善」較學業成就更為重要。 14.以蒐集事實、證據、思考結果等方法討論道德議題。 15.給予學生服務社區的機會。 16.向學生舉具體例子,例如隨手拾起掉在走廊上的廢紙屑或在下一個老師來上課前將黑板擦乾淨。 17.不允許在教室中發生不仁慈(unkind)的事。 18.在學校、班級中均不准許髒話、粗俗及淫穢的語言出現。 19.以紙條、打電話或拜訪等方式告知父母親其子女的不良行為。 20.寫信、打電話或拜訪父母親告知其子女的良好行為。 21.清楚的告訴學生其在學校有努力用功的道德責任。 22.時常與學校同仁使用合乎道德的語言,如「我有做…的責任」、「他的道德勇氣使他…」、「由於我的疏忽致使…」。 23.於社會研究課程中,將民族英雄的探討列入。 24.於考試、家庭作業時實施榮譽制。 25.發起義舉,如捐獻。 26.加強父母親的道德權威、鼓勵學生與父母親討論道德問題、道德兩難問題。 27.將名言張貼於班級,以鼓勵良好品德,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28.與學生分享道德衝突的故事,尤其是與學生相同背景者。 29.以觀察或討論英雄的事蹟來慶祝英雄人物的生日。 30.要求學生將對自己最有意義的話張貼在牆上。 31.獎勵學生寫出有關道德與倫理議題的文章,並將這些文章於課堂上討論。 32.時常討論校園的品格議題(故意破壞公物、良好的行為事蹟等)。 33.將班級規範的期望清楚交代,並監促學生負起責任。 34.一致、公平地處理學生的問題。 35.承認錯誤並能加以匡正、同樣地依此原則鼓勵學生做到。 36.在學校生活開始或結束時能以一則簡短、有價值的故事與學生分享。 37.當學校或班級製訂決策及程序時,應考慮道德意義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