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
1、概念和术语
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内部组成及比例关系
农业生产:作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生产
作物生产: 作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干物质的过程
作物栽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系列农事活动
生长分析法:叶面积和干物质
生长发育研究法:分蘖、穗分化和花芽分化
2、简述农业、农业生产、作物生产和作物栽培的相互关系。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在农业产业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对作物,动物,微生物的生产,其中主要为作物生产,作物生产为作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干产物的过程,但其过程重在作物栽培,作物栽培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系列农事活动。四者相互联系,逐次精细,依次精细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人类活动提高基础。
3、简述作物生产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重要物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类的农耕文化。
4、试述解决我国粮食危机的对策与途径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产后损失和播种损失;调整粮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型高档农产品,实行人畜分粮;开发新的食物源,例如微生物发酵;适当进口
5、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答:性质: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达到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一门应用型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作物群体。
任务:提供适宜条件;良种良耕。
性质:应用型科学
●理论任务:
——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研究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
——研究作物与环境互作关系
——研究作物内在生理生化反应
——研究方法论
●实践任务:
——选择品种与适种适地
——适地适种和合理布局
——调控作物
6、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什么意义?
答:基因库、环境控制、农耕文化
7、世界植物起源于哪12大地理中心?主要粮棉油农作物的起源地分别在什么地方?
8、简述作物传播的动力和途径。
答:(1)传播的动力:①自然力:风、水;②自力作用:根系;③动物的活动:动物迁徙;④人类的活动:人类引进
(2)传播的途径:陆路或通过海路,或通过海路和陆路相结合的路径进行传播。
9、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怎样分类?
(1) 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
●喜温作物:大春作物或秋粮作物。
●耐寒作物:小春作物或夏粮作物。
(2)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
●长日照作物:
●短日照作物:
●中日照作物:
●定日照作物;
(3)按作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
● C3作物:
● C4作物:
● CAM(景天酸代谢)作物:
10、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对作物进行怎样分类?
答:1、粮食作物(拉丁文和英文表达)
(1)禾谷类作物
(2)豆类作物或称菽谷类作物:
(3)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
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拉丁文和英文表达)
(1)纤维作物
(2)油料作物
(3)糖料作物 主要有甘蔗、甜菜等。
(4)嗜好类作物
(5)其他作物
3、饲料及绿肥作物
4、药用作物
此外,还有分为春播(夏播)大春作物和秋播(冬播)小春作物。分为夏熟作物和秋熟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等。
以上有些作物可以有几种用途,其分类不是绝对的,同一作物,根据需要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1、简述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在世界及其中国的分布状况。
◆小麦:
最大作物,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占世界小麦面积的86.9%;印度、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8%。中国南方冬麦区、北方冬麦区和北方春麦区,分布最多的地区为华东,以河南和山东最多。
◆水稻:
东南亚国家占全世界的89.5%;印度面积为最大,次为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泰国,五个地区面积占全世界的70%左右。中国南方为籼稻,北方为粳稻。其中华东、华南74.9%。其中湖南最多。
◆玉米
亚洲和北美洲占世界的59.4%;其中以美国面积为最大,次为中国,再次为巴西。三国占全世界的46.5%。中国主产区为华北和东北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7.2%。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等地。
12、简述我国种植业区划的依据及其各大区的种植业特点。
分区依据:依据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物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种植业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等的相对一致性,并保持县级行政区界的完整性,将全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
第二章
1、名词或术语解释:
作物的生长: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及个体的数量,重量及体积的不可逆增长的过程。
作物的发育:作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植株内部生理状态的转变、性器官的分化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