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冲断隆升及其走向差异的裂变径迹证据.pdfVIP

龙门山冲断隆升及其走向差异的裂变径迹证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门山冲断隆升及其走向差异的裂变径迹证据.pdf

地 质 科 学 2010年 10月 CHINESEJOURNALOFGEOLOGY 45(4):944—968 龙门山冲断隆升及其走向差异的 裂变径迹证据  李智武 陈洪德 刘树根 侯明才 邓 宾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 摘 要 大量的低温年代学研究用来讨论龙门山晚新生代的隆升,但很少涉及其走向差异和 中生代隆升。本文分别沿龙门山北、中、南段 3条剖面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 合已有的热年代学数据,以期揭示整个中 新生代期间龙门山隆升历史及其时空变化。中生代 以来,龙门山主要有印支期(约 200Ma)、早白垩世末(约 100Ma)、早新生代(65~30Ma)以及 晚中新世(15~9Ma)等或快或慢的冷却事件,总体上经历了中生代至早新生代的缓慢冷却和 晚新生代快速冷却 2个阶段,快速剥露开始于 15~9Ma,剥蚀速率由早期的 <01mm/a增加 到 015~03mm/a左右,局部可达 09mm/a左右。走向上,龙门山北段相对偏小的锆石裂 变径迹年龄和相对偏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反映其在中生代较中、南段隆升更快,而裂变径 迹年龄总体上从北段向中、南段减小,表明中、南段在新生代发生了更快的隆升。倾向上,多种 热年代学数据显示新生代期间在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两侧存在明显的差异剥露,这种差异在 中、南段表现比北段更为突出。龙门山晚新生代快速隆升和剥露是青藏高原区域隆升背景上 叠加的冲断活动所致,而非下地壳流动驱动。 关键词 龙门山 冲断隆升 差异剥露 裂变径迹 中图分类号:P542,P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5635020(2010)0494425 1 前 言 大约 50Ma以 来 印 度 大 陆 和 欧 亚 大 陆 的 碰 撞 及 其 持 续 的 向 北 推 进 导 致 二 者 间 约 2500km的汇聚及双倍于正常厚度的地壳(约 70km),并造就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 5000m、面积约 3,000,000km2 的平顶、陡边区域)(Molnarand Tapponnier,1975;Harrisonetal.,1992;Fielding,1996;Roydenetal.,2008)。在过去的 30余年里,有关青藏高原的变形、隆升和生长的方式、过程和机制始终是地学界激烈争论 的热点科学问 题,出现 了 俯 冲 (Powell,1986)、缩短 (Deweyetal.,1988;Housemanand England,1993)、向东逃逸(Tapponnieretal.,1982)、地壳注入(ZhaoandMorgan,1987)、 岩石圈对流剥离(EnglandandHouseman,1989)、下地壳流动(Roydenetal.,1997;Shene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和四川省教育厅自 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08ZB062)联合资助。 李智武,男,1976年 4月生,博士,讲师,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lizhiwu06@cdutcn 刘树 根,男,1964年 10月 生,博士,教授,石油 地 质 学 和 构 造 地 质 学 专 业。 本 文 通 讯 作 者。 Email:lsg@ cdu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