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候选.doc

推荐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候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荐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候选.doc

推荐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候选项目公示情况说明 我单位参与推荐的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候选项目“珠江河口湿地典型污染物行为、效应与调控机理”等1项已于2016年5月6日至 2016 年5月13日在进行了公示,公示期内收到/没收到对推荐项目的异议。(如收到异议,请说明异议处理情况及处理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推荐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候选项目公示 我单位参与申报推荐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16年5月6日至 2016年5月13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暨南大学科技处(推荐单位科管部门名称)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附: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珠江河口湿地典型污染物行为、效应与调控机理 候选单位(含排序):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白军红、崔保山、李取生、刘新会 序号姓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 创造性贡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1白军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剖析了不同人类活动影响下珠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水平、分布、来源和生态风险 阐明了围垦年限和城市化对湿地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影响规律 揭示了重金属对土壤种子库和湿地植物的影响和生态毒性效应,提出了土壤种子库对盐分和重金属Cd的响应阈值曾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2崔保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强化水体自净能力和减缓污染物富集削减污染物的湿地网络构建和优化方法 阐明了湿地网络格局对污染物的截留效应以及净化能力,揭示了湿地网络对水环境改善的调控机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3李取生教授暨南大学剖析了围垦滩涂湿地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以及外源添加重金属的形态转化特征 揭示了盐分淋洗和烟气脱硫石膏对湿地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迁移能力的影响和??物富集对盐分的响应。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4刘新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从形态学和细胞学水平阐明了不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和毒性响应规律 筛选出了作物对重金属污染胁迫具有特异性的差异表达基因。曾获国家科技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项目简介(不超1200字):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污染、围开垦等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河口湿地面积缩减,资源状况和生态功能退化,水体自然净化能力降低,导致水质恶化,土壤污染严重。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下,湿地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河口湿地作为化学物质的源、汇和转化器的生态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通过大量野外监测和室内外模拟,剖析了珠江河口湿地典型污染物的行为、效应与调控机理,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发现: 研究了珠江河口湿地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发现珠江河口沟渠湿地各重金 属含量随着围垦年限的增加均呈增长的变化趋势,而新垦区中河道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则高于老垦区;Cd、Pb、Zn在表层沉积物中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而Cr、Cu、Ni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不同湿地间的转移系数表明滨河湿地土壤重金属的迁移性高于沟渠湿地,且较短的围垦历史导致湿地土壤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和残渣态所占比例明显增长。外源添加的Ni、Zn、Cu、Cr 和Pb主要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化,而Cd主要向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滩涂湿地盐分增加促进了植物对水溶态重金属的吸收累积,淋洗脱盐促进了湿地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向下迁移,且重金属含量都随土壤盐分降低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同时烟气脱硫石膏的添加能明显降低土壤对重金属Cd的吸附。 分析了珠江河口围垦区湿地根际土壤和不同作物的重金属污染水平,指 出珠江河口土壤污染以Cd为主,而农作物污染则以Ni、Pb为主;阐明了围垦湿地土壤重金属的毒性效应水平、毒物刺激效应和对土壤种子库萌发的影响阈值,发现当Cd浓度范围为(0,4.0] mg/kg对土壤种子库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Cd浓度达到4.5mg/kg时则产生抑制作用。从形态学和细胞学水平阐明了不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和毒性响应规律,指出与种子萌发和有丝分裂指标相比,根伸长和微核率更适用于指示土壤中重金属Cr和Pb的存在,并进一步通过基因测序筛选出了作物对重金属污染胁迫具有特异性的差异表达基因。 基于生态网络分析揭示了不同湿地网络格局对污染物的截留效应以及净 化能力,在水文连通和生物连通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与湿地网络整体连通性的响应关系;阐明了水文连通梯度变化和河道形成年代对湿地系统内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