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文对比阅读训练2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doc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文对比阅读训练2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文对比阅读训练2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2

 PAGE \* MERGEFORMAT 8 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  (一)陈涉世家 【甲】吴广素爱人,……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日:“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日:“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3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日:“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比:.   ③使公即恒楚将 将:   ④是时恒楚亡 亡;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胜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唐雎不辱使命   【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11)[郎中]宫廷的侍卫。 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   (1)长跪而谢之(???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3)寡人谕矣(??? )???????(4)图穷而匕首见(??? )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毕使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