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與个人修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文化與个人修养

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魅力传统 绚烂人文;四川安岳大般若洞三教合一窟 ; 宁夏中卫高庙,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第一节 面观概说; “儒”与儒家通称。孔子、孟子名曰先儒,为崇高称号,尊儒崇儒成为社会美德。 “儒”与儒者、儒生通称,有派别之分。大儒、耆儒、鸿儒、通儒、真儒、硕儒、巨儒、醇儒、纯儒 等为尊称或美称。僻 儒、腐儒、小儒、迂 儒、陋儒等为贬称。; 儒术——儒家学术,儒家理论、学说的 统称。含义:孔子之术;经术;道术;入仕 的途径。 儒家——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在 诸子百家中占有较大势力。历代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体。;儒家简史;二、释“文化”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易· 系???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广义: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 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 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等。 ;三、释“修养” 儒家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修身养性、 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使言行合 乎规矩。 现代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 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 个人修养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自 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 教育和自我提高。 ;朱熹(1130.9.15~1200.3.9) ; 朱熹 《家训》欣赏;孙中山 1866、11、12 ~ 1925、3、12;儒家宝藏画龙点睛;2.《五经》——儒家的五部著作《周易》、 《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经》中的《乐经》后来因秦始皇“焚 书坑儒” 失传,只剩下了《五经》。 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 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 汉唐是《五经》的时代。《五经》是我 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 和《大学》四部著作的总称。 《四书》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 孔子、孟子、子思、曾参。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把《礼记》 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和《论语》 《孟子》合为四书。 宋后是《四书》时代。《四 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 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的集中体现。 ;4.《十三经》——宋刻有《十三经注疏》传 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 其中,《易》、《诗》、《书》、《礼》 和《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 传》、《谷梁传》谓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谓之“记”,《尔 雅》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第二节 探颐索隐 ;孔子曰:; 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论语·为政篇》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奋发有 为,积极进取,强调尽人事而知天命, 成为历代儒家人生态度 的共同品格。;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 孟子认为天命可以从民心看出来, 人的善性来源于天,人应该由知心而知 性,由知性而知天,时刻兢兢业业,逐 渐养成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产生 一种精神力量,通过扩充道德修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