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文化與个人修养
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魅力传统 绚烂人文;四川安岳大般若洞三教合一窟; 宁夏中卫高庙,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第一节 面观概说; “儒”与儒家通称。孔子、孟子名曰先儒,为崇高称号,尊儒崇儒成为社会美德。
“儒”与儒者、儒生通称,有派别之分。大儒、耆儒、鸿儒、通儒、真儒、硕儒、巨儒、醇儒、纯儒
等为尊称或美称。僻
儒、腐儒、小儒、迂
儒、陋儒等为贬称。; 儒术——儒家学术,儒家理论、学说的
统称。含义:孔子之术;经术;道术;入仕
的途径。
儒家——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在
诸子百家中占有较大势力。历代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体。;儒家简史;二、释“文化”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易· 系???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广义: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
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
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等。;三、释“修养”
儒家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修身养性、
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使言行合
乎规矩。
现代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
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
个人修养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自
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
教育和自我提高。 ;朱熹(1130.9.15~1200.3.9) ; 朱熹《家训》欣赏;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儒家宝藏画龙点睛;2.《五经》——儒家的五部著作《周易》、
《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经》中的《乐经》后来因秦始皇“焚
书坑儒” 失传,只剩下了《五经》。
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
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
汉唐是《五经》的时代。《五经》是我
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
和《大学》四部著作的总称。
《四书》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
孔子、孟子、子思、曾参。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把《礼记》
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和《论语》
《孟子》合为四书。
宋后是《四书》时代。《四
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
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的集中体现。 ;4.《十三经》——宋刻有《十三经注疏》传
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
其中,《易》、《诗》、《书》、《礼》
和《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
传》、《谷梁传》谓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谓之“记”,《尔
雅》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第二节 探颐索隐 ;孔子曰:; 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论语·为政篇》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奋发有
为,积极进取,强调尽人事而知天命,
成为历代儒家人生态度
的共同品格。;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 孟子认为天命可以从民心看出来,
人的善性来源于天,人应该由知心而知
性,由知性而知天,时刻兢兢业业,逐
渐养成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产生
一种精神力量,通过扩充道德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贵州省正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docx VIP
- 高职院校“三融三进三课堂”文化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pdf
- 化工企业消防设施安全管理-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pptx VIP
- 职业中专幼儿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 LSPrePost教程扫描版全集(文字可复制).pdf
- 10.第10讲—事故树分析(六)——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二).ppt VIP
- 报价函(通用模板可编辑修改).docx
- 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米酒生产加工工艺.pptx VIP
- YMO青少年数学思维27届1-6年级全国总决赛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