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婚十年》看四十年都市女性的新旧冲突从《结婚十年》看四十年代都市女性的新旧冲突.doc

从《结婚十年》看四十年都市女性的新旧冲突从《结婚十年》看四十年代都市女性的新旧冲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结婚十年》看四十年都市女性的新旧冲突从《结婚十年》看四十年代都市女性的新旧冲突

PAGE  PAGE 7 从《结婚十年》看四十年代都市女性意识的新旧冲突 现当代文学2008级 闫翠平 摘 要:本文通过对苏青发表于四十年代上海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的细读和梳理,归纳了苏青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独特女性意识,发掘出四十年代上海女性意识中巨大的新旧冲突及其四个方面的体现,并初步探讨了这种新旧冲突的文化内因:未完成的现代性。 关键词:《结婚十年》女性意识 新旧冲突 未完成的现代性 苏青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于1944年在上海出版。它描绘了主人公怀青从结婚、生子到夫妻离异的全过程,展示了四十年代上海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女性的挣扎和无奈。充溢于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成为其汇入女性文学洪流的主要原因,也是小说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以来再版十四次而长成不衰的重要原因。 一、苏青的女性意识 小说所体现的女性意识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怀青在生女之后,暗自叹息:还只有十九岁呢,结婚能够催人老,尤其是早早养了孩子,人家见你抱着孩子,就不会想到其实你还是一个大孩子呢![1]P51在被动地择婿、结婚、生女后,怀青表达了对早婚的无奈和对女性青春易逝的感伤,透射出她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传统夫权社会,女性是没有自己的观念的,她们终生为丈夫、为儿女,夫贵妻荣、子女出息就是她们的生活全部,而怀青的感叹却是为自己、为女人。 其二是有差异的男女平等观。传统观念“重男轻女”,使得生女儿成为没面子的事。怀青生女归宁时,母亲也觉脸上无光彩,怀青听了母亲的话立即怒火狂燃:你们这批不自尊的女人呀,只为少了个卵,就自轻视自己到如此地步了。我偏要做些事业给你们看,请别小觑我同薇薇……[1]P53怀青对女儿一样珍视,对女子卑贱的传统观点表现出极端的不满,认为男女都一样,这种新观点在当时是很可贵的。更可贵的是,作者苏青还认为“一个女人需要选举权、罢免全的程度,决不会比她需要月经期内的休息权更真切,一个女人喜欢美术音乐的程度,也决不会她喜欢孩子的笑容声音更深……我决不是说女子一世只好做生理的奴隶,我是希望他们能够先满足自己的迫切的生理需要以后,再来享受其他所谓的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吧”[2]。苏青在这里表现出了四十年代上海知识女性独特的男女平等观。五四启蒙时代的女作家关心男女平等,更多地注目于社会。苏青的男女间有差异的平等观点,就具有某种的先锋性质。 其三是争取经济独立的女性生存观。庐隐曾就妇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解放一字是空洞的,必定要想出具体的方法,使解放的理论进到解放的事实,这个方法也很多,就譬如建设女子职业机关、女子工厂、工读互助团等。庐隐在实际上道出了经济独立对于女子的重要性。鲁迅笔下的子君之所以自由恋爱后仍悲惨死去,就在于她没有女性生存的自立能力。苏青在这点上显然迈出了勇敢的步伐。作者自己和小说中的怀青都走上了社会、自谋职业,接受住了严峻的生存考验。这恐怕是女性走出男子中心的最有力的支撑点。 由此不难看出,苏青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确实大大提升了女性意识的内涵,完成了一次对于男权中心的解构。但细读小说,我们也不难看出她的女性意识中存在着巨大的新旧冲突。 二、女性意识中的新旧冲突及其体现 其新旧冲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冲突就是恋爱婚姻的新思想与旧选择。在恋爱上,怀青的恋爱自由遭遇了母亲代为择婿的矛盾。主人公怀青是一位都市的知识女性。她毕业与S女中和男女同校的F中学高中部,后就读于南京的C大。怀青在十五岁时爱上了戏曲里的“赵云”。此后,白天黑夜都做着梦,梦想着理想英雄的到来。但是她的丈夫崇贤却是母亲为她选定的。怀青何以不去自己寻找呢?她说,“这种人物在眼前究竟有没有呢?当然没有。堂兄弟是说不上那种事情去的,表兄弟虽然不少,但因为厮混熟了,也就看不出他们的伟大来。至于其他,我读书的地方是女中,根本就没有接触男性的机会。”[1]P21 怀青把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归因为“没有机会”。但笔者以为,知识女性怀青显然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魄去追求梦中的“赵云”,旧思想还盘踞在她的潜意识中。在婚姻上,怀青又面临了要丈夫还是要情人的矛盾。怀青婚后觉察到丈夫的不忠后,气愤之下回到C大。这时的怀青怀春了,她在腹中暗自寻思:法学院的男生,是穿着顶讲究的,西装笔挺,神气活现,只是嫌他们太俗,而音乐系的男生呢,又头发太长,神情太懒,服装也太奇特而不整齐,未免刺眼……[1]P24怀青在爱上应其民后,只觉得“烟雾驱散,显露出整个光明的大地”[1]P28。应其民才是能够在精神上吸引她的理想英雄。是抛弃不忠的丈夫还是舍弃中意的情人呢?“有意思的是,苏青在这里构思了一个怀青怀孕的情节以合理解释其选择后者。事实上,即便没有这一情节,怀青也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恰如她自己所言:我是一个满肚子新理论,而行动上却始终受旧思想支配的人。”[3] 第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