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疏 P674 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例如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就包括了《诗经》的注和疏两种注解,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2、衍文 P678 “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 3、句读 P682 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上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 4、纪事本末体 P708 所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某一专题的材料集中到一块,便于读者了解某一问题的全面情况。首创这种体裁的是宋代的的袁枢,他根据《资治通鉴》编了《通鉴纪事本末》,全书共有239个专题,如第一卷的三个专题是:“三家分晋”、“秦并六国”、“豪杰亡秦”。 5、引用 P876 引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引用的类别有三:引言、引事、引文。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引事就是在行文时引用历史故事。 引文就是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 6、代称 P879 代称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常见的代称分三种(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2)用泛称代特称。(3)用特称代泛称。 7、并提 P880 并提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如:耳目聪明。 8、互文 P882 互文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所说的“互文”,还包括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互用同义词。如: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9、借对 P1094 借对是近体诗中特有的对仗。这是利用一字多义的现象已构成对仗。一字有甲、乙、丙等多种意义,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字相对。还有一种借对是介音。 10、流水对 P1095 流水对是近体诗中特有的对仗。即一联中的两句,字面是对仗的,意思却是相承的。也就是说,这两句从意义上说是一句话。 二.句子翻译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 2、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小国寡民》) 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 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子路从而后》) 老人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黄米饭给子路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4、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小国寡民》) 使人们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它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秋水》) 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聚集在自己这里。 7、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赤只能给诸侯担任小相,谁能给诸侯担任大项呢? 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9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所以说“道行达到最高峰的人就没有”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成名。 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 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 10.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求!恐怕要责备你了? 11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兵法.谋攻》) 如果将领难以抑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墙攻城。 1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再说宋荣子只是做到了所有当代的人称誉也不会更受到鼓励,所有当代的人责难他也不会感到沮丧,能确定物我的分别,明辨荣辱的界限,如此而已。 三.段落翻译 1.原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2)而食(3)之。见其二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