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机工程学 第4章视觉特征和显示装置设计
第四章视觉特征和显示装置设计
4.1 视觉特征
4.2 视觉的分布与设计布置区的划分
4.3 显示装置和指示式仪表的设计
4.4 电子显示装置设计
4.6 仪表盘的总体布置
4.1 视觉特征
据统计在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光、对象和眼睛是构成所谓看见的视觉现象的三要素。
4.1.1 视野
1 一般视野
视野一般是指眼睛观看物体的时,头部和研究固定不动,观看正前方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表示。
垂直方向上为120或130度,(视平线上方60,下方70)。
水平方向约为180度,(两眼内侧视野重合约60,外侧各90)
在垂直方向6度和水平方向8度角度内见到的物体落在黄斑上。
视角1。5左右的影响落在中央凹上。
2 色觉视野
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刺激有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
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蓝、红、绿。
色觉视野和被看对象的颜色和被衬色有关。
3 微观视野和宏观视野
0.075mm, 视距为25cm,人眼能分辨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为0.075mm
显微镜----微观视野
望远镜----宏观视野
4.1.2 视角和视力
视角:是被看对象中两点光线投入眼角的相交角度。、视角,D被看对象上两点的距离,L眼睛至被看对象的距离
视力是眼睛眼睛识别物体细部的能力,它是眼睛能分辨被看对象最近两点的视角的倒数。作为评价眼睛分辨细小物体清晰度的标准。它与照度、背景亮度以及对象与背景对比度的增加而增大。
4.1.3 对比感度
颜色对比和亮度对比
Cp=ΔLp/Lb=(Lb-Lo)/Lb
Sc =1/ Cp
Cp临界比,ΔL临界亮度差,Lb背景亮度,Lo零件亮度,Sc对比感度
4.1.4适应性
暗-〉明1分钟
明-〉暗 4-6分钟,完全适应需要30分钟
工作面的光亮要均匀,避免产生阴影。
对于夜航飞行,显示屏的亮度不应高于(或低于)显示屏以外的亮度很多。
避免适应性问题导致的观察或判断延迟,视觉疲劳和事故。
4.1.5炫光
炫光使瞳孔减小,在视野亮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视网膜上的照度。
炫光在眼球媒质中散射,降低了被看对象与背景之间对比度。
视觉细胞受高亮度光远的刺激使大脑皮层细胞间产生相互作用,使观测的对象模糊不清。
总之,炫光导致视力下降,头???目眩,造成不舒适的视觉条件,应予以避免。
。
直接炫光和反射炫光
直接炫光由天然光或强烈人工光源直接引起的。
反射炫光是由其他表面反射而来的高亮度光线或高亮度对比产生的。
对直接炫光:减少引起炫光的面积;增大视线和炫光源的夹角;提高炫光周围的亮度
对反射炫光:降低光源的亮度;改变光源位置或改变作业对象的位置;改变刺眼物体表面性质;提高环境亮度
研究方法:
生理炫光:视力变化
心理炫光;主观心理效果
4.1.6 视错觉
虽然说“百闻不如一见”,或“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也有眼睛也有“错”的时候。
有时需要避免错觉,特别是在读数估计上,有时需要利用比如“视驼峰”现象使轮廓分明;马三立“卖蛋糕”。
1 长度错觉
2 方位错觉
3 透视错觉
4 对比错觉
4.1.7颜色视觉
人眼可以看到波长380-780nm的电磁波
小于380nm (紫外线,X射线等)
大于780nm(红外线,无线电波等)
颜色标准波长波长范围紫色420380-450蓝色470450-480绿色510480-575黄色580575-595橙色610595-620红色700620-780人眼感受色光刺激是由视网膜上的锥细胞承担的。 三原色学说认为, 视网膜上有三种锥细胞, 分别感受红、 绿、 蓝三种基本颜色。 当三种锥细胞受到同等程度的强刺激时, 会引起消色的感觉, 即同等强刺激产生白色效果, 同等中等强度刺激产生灰色效果, 同等弱刺激产生黑色效果。 如果受到不同强度的刺激, 则引起其他各种颜色感觉
红
黄
绿
白
青 紫
蓝
加色法混合示意图
可以利用几种不同光色的光源的混合光来得到光色优良而经济的照明。
加大颜色对比,避免保护色效应
4.1.8视驼峰现象
由于视神经节细胞的作用,人在察看物体表面轮廓非常清晰,即在交界处形成了一个鲜明而突出的高光棱带,被称之为视驼峰现象。
光强度
视细胞的发放频率
视驼峰现象分析
视驼峰现象应用:
1 机电产品造型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装潢和绘画中,背景和对象之间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
2 图像识别
3 电视机上色边电路
4 摄影技术
4.2 视觉的分布与设计布置区的划分
4.2.1 视觉的运动规律
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
2.实现习惯于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运动,看圆形内的东西时,总是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行与五脏的关系.doc
- 五粮液出口品牌资产战略.doc
- 五谷道场推广方案最终版.doc
- 五行的管理智慧.ppt
- 井下作业及事故处理思考题.doc
- 井底车场揭煤安全技术措施.doc
- 井喷失控灭火基本技术.ppt
- 亚历山大直丝弓技术的标准矫治程序.doc
- 井巷掘进.ppt
- 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对比分析.ppt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下学期二测模拟一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三4月高考练习(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兴华高中高三第五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柳州市柳江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漯河市重点中学高三3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永州一中高三第二学期语文试题周练七含附加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夏邑一高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北京四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