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一《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句中的“食”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① 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 食不饱,力不足。 ④ 食之不能尽其材。
2、翻译。
⑴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采用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伯乐”是比喻__________;
“千里马”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食马者”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论证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7、“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为
8、各用一句话概括各段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
B、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C、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
D、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
答案
1、① ③ ② ④
2、⑴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⑵ 喂马的人不能按照它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 ⑶ 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
3、托物寓意 能识别人才的人 人才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D
8、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第三段: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
9、B
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你认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陋室”的“陋”还是“不陋”?请说明你的理由。
3.作者明明在称赞他自己的“陋室”的,为什么又要在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