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PAGE  PAGE 9 2017届高考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的霾,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霾,风雨土也”。风是形成霾的驱动力。风,因空气流动而起。风的力度,因时因地而异。风的力量足够大,霾的形成才有必要条件。 但光有风不行。同样是风,吹过茂盛山林,与吹过荒山秃岭,大有不同。根深叶茂,再大的风,也不会形成霾。相反,土地裸露,植被稀少,狂风怒号,轻则霾,重则飞沙走石。在植被生长不彰的约束下,地面上的土有多少种颜色,霾的颜色就有多少种。 中国疆域辽阔,自然气候、地理样貌大相径庭。不同地域的植被覆盖率千差万别,这为霾在有的地方“登场”及由之而来的霾色迥异埋下伏笔。《诗经·邶风》中有“终风且霾”。《邶风》中的诗歌在河南这一带土生土长。这里,植被葱茏,土壤肥沃,地势平阔,为先民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奠定基础。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与人口聚集相辅相成,互为推进,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率先成为中华民族的大规模农耕区。 垦伐森林,拓展农田,人进林退,随之而来的,水土涵养能力有所下降。大风一来,风卷尘土,霾,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霾在黄河流域率先登场,究其实质,是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反映。从《诗经》时代开始,霾在先民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给人造成很大的压抑感。 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山西、河南、山东一带有霾的身影。这与人口增加、农田拓展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大风起,不同环境空间霾的颜色有所差异。《清史稿·灾异志》记载——“(雍正元年四月初七)恩县夜起大风,飞石拔木,有顷黑霾如墨,良久复变为红霾,乍明乍暗,逮晓方息。” 恩县,为古地名,位于鲁西北平原腹地。雍正元年四月初七的大风,在一马平川的平原横冲直撞,“飞石拔木”,地表上的土壤随风吹散,厚如土墙。“黑霾如墨”。临近拂晓,太阳初升,霾的颜色在太阳照射作用下有所变化,“良久复变为红霾”。 霾的颜色,能黑能红,向我们展示了环境被破坏的恶果。霾的颜色变化,除了阳光照,更多与土地颜色有关。地表植被繁茂,再大的风也难以掀起大面积的尘土,没有尘土,霾的形成就没有物质基础。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世界闻名的黄土地。大风骤起,被卷起的沙和尘土席卷天地,霾的颜色笼罩一层厚厚的黄色。《清史稿·灾异志》记载:“(顺治)十四年二月,阳城黄霾蔽天,屋瓦皆飞。”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阳城,土质松软,黄土颗粒细小,狂吠怒号,形成颇具冲击力的黄霾。 黑霾、红霾、黄霾,它们都为自然界的异象,在古代中国发生的地域不会太广。淮河流域,河网密布,山区、丘陵、平原波澜起伏,有效阻抑霾的发生。古代中国霾发生的地域多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到了秦岭——淮河一线,便已是强弩之末。 近年来,“雾霾”一词在各类媒体频频涌现。“雾”与“霾”联合一起,实际上,雾是雾,霾是霾,二者差异十分巨大。雾的组成多为水滴,雾气也是水汽。霾的组成成分为细小颗粒物,颗粒物与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生产模式、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雾霾在天上,它的根在地上。不同于有径可查的河流污染及固守一地的废弃物污染,空气流动不分地域,没有楚河汉界。北京的雾霾、河北的雾霾、天津的雾霾来来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这为京津冀地区雾霾的“大融合”创造了条件。 现代的霾,是高消耗高污染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所发生地域,更多在人口密集、生产活动频繁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霾遮天蔽日,不同地区霾的颜色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霾都使天象污浊,能见度下降。 (樊良树《霾是什么颜色》2015.5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霾,风雨土也”。风是形成霾的驱动力,只要风的力量足够大,就能形成霾。 B.中国疆域辽阔,自然气候、地理样貌大相径庭,不同地域的土壤特点和植被覆盖率的差异,是造成霾色迥异的原因之一。 C.在古代中国植被稀少、地势平阔的地区容易出现霾,而水网密布、地势波澜起伏的山区、丘陵地区较少发生霾。 D.近年来,“雾霾”一词频频涌现在各类媒体,实际上,“雾”和“霾”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诗经》时代开始,先民发展大规模农业生产,拓展农田,侵占森林,逐渐破坏了水土涵养能力,最终使自己的生活受到霾的影响。 B.霾的颜色与土地颜色有关。山西阳城发生的黄霾,就与当地松软、颗粒细小的黄土有关。 C.黑霾、红霾、黄霾都是自然界的异象,在古代中国各个地区都可能发生。 D.霾的组成成分是细小颗粒物,颗粒物与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生产模式、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