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机设计导论课.doc
火箭动力与飞机设计
PAGE
PAGE 8
——宇航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王
飞 机 设 计 导 论
——火箭动力与飞机设计
王 乐
3 8 1 5 3 2 2 4
宇航学院
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
2009 - 12 - 23
火箭动力与飞机设计
王乐 20世纪初,火箭和飞机差不多同时兴起。起初,我们都很清楚,它们各自发展,互不相干,然而飞机是需要速度维持的,但火箭可以说是速度的代名词。把它们两者相结合应该说是技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当他们各自诞生不久,两者的结合体——“火箭飞机”这个奇怪的结合体便应运而生。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火箭飞机”的诞生对飞机设计的巨大贡献,我们先回顾一下火箭发动机和飞机各自的大致发展历程:
1、现代火箭诞生与发展:
罗伯特?高达德和第一枚液态火箭
世界上第一架液态燃料火箭是1926年,由美国人罗伯特.高达德?(Robert?H.?Goddard)设计、制造并发射的。
它很普通:飞行时间只有2.5秒、最大的高度不到14公尺。
这第一枚有历史意义的火箭可以说相当简陋。它:三公尺高,为了使这架没有尾翼的火箭能够稳定地飞行,火箭沉重的引擎装在头部,而装着液态氧和汽油的燃料筒则装在尾部,靠着管线来输送液态燃料。然而正是它开启了我们火箭及火箭发动机时代的研究序幕。
之后,在 HYPERLINK /zh-cn/1931%E5%B9%B4 \o 1931年 1931年德国,由一群业余火箭工程师在 HYPERLINK /zh-cn/1927%E5%B9%B4 \o 1927年 1927年组成的 HYPERLINK /w/index.php?title=%E5%BE%B7%E5%9C%8B%E7%81%AB%E7%AE%AD%E5%AD%B8%E6%9C%83action=editredlink=1 \o 德国火箭学会(尚未撰写) 德国火箭学会(德文:VfR)成功发射了一枚液态推进火箭(使用 HYPERLINK /zh-cn/%E6%B0%A7 \o 氧 氧气及 HYPERLINK /zh-cn/%E6%B1%BD%E6%B2%B9 \o 汽油 汽油)。
HYPERLINK /zh-cn/1931%E5%B9%B4 \o 1931年 1931年自 HYPERLINK /zh-cn/1937%E5%B9%B4 \o 1937年 1937年止,最大规模的 HYPERLINK /w/index.php?title=%E7%81%AB%E7%AE%AD%E5%BC%95%E6%93%8Eaction=editredlink=1 \o 火箭引擎(尚未撰写) 火箭引擎设计发生在列宁格勒的气体动力实验室。在充足的资金与良好的人员经营下,超过100枚实验性火箭在 HYPERLINK /w/index.php?title=Valentin_Glushkoaction=editredlink=1 \o Valentin Glushko(尚未撰写) Valentin Glushko的领导下被制造出来。
在 HYPERLINK /zh-cn/1932%E5%B9%B4 \o 1932年 1932年, HYPERLINK /zh-cn/%E5%BE%B7%E5%9B%BD%E5%9B%BD%E9%98%B2%E5%86%9B \o 德国国防军 德国国防军( HYPERLINK /zh-cn/1935%E5%B9%B4 \o 1935年 1935年后改称 HYPERLINK /zh-cn/%E5%BE%B7%E5%9C%8B%E9%98%B2%E8%A1%9B%E8%BB%8D \o 德国防卫军 德国防卫军)开始对火箭技术感兴趣。德国防卫军看到了使用火箭做为长程火炮的可能性,便创建了属于防卫军所有、以赫尔曼·奥伯特为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军队领导人的命令下,当时有强烈抱负理想的年轻火箭科学家 HYPERLINK /zh-cn/%E6%B2%83%E7%BA%B3%C2%B7%E5%86%AF%C2%B7%E5%B8%83%E5%8A%B3%E6%81%A9 \o 沃纳·冯·布劳恩 冯?布朗与两位前火箭学会的成员加入了军队,发展 HYPERLINK /zh-cn/%E7%B4%8D%E7%B2%B9%E5%BE%B7%E5%9C%8B \o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用于二次大战长程武器,尤其是后来声名大躁的 HYPERLINK /zh-cn/V2%E7%81%AB%E7%AE%AD \o V2火箭 V2火箭(一开始称为A4)的前身A系列火箭。
1943年, HYPERLINK /z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