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暴雨天气,关注安全和健康.doc
PAGE
PAGE 2
暴雨天气,关注安全和健康
依据气候规律,每年的主汛期(5~9月)是暴雨天气的高发时段。
暴雨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气象学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暴雨具有潜在的破坏力和危险性。
暴雨发生以后,地理环境成为影响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高原和山地在暴雨的作用下,最易诱发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持续暴雨过后,还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城市地区雨量过多超过排水能力形成地表积水,当积水过深、范围过大,影响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而形成的灾害,称为城市内涝。
当暴雨天气出现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等;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暴雨常常伴有雷电天气,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强雷雨天气诱发心脑血管病固然有心理恐慌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的气象原因。雷电天气时,气压一般较低,而低气压影响人体内氧气的供应。人每天需要大约750毫克的氧气,其中20%为大脑耗用。当气压下降时,大气中氧分压、肺泡的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都随之下降,会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机体为补偿缺氧会加快呼吸及血液循环,因此可能诱发心绞痛、心梗、心衰。所以,心脑血管病患者平时就要注意适当锻炼、科学饮食、勤量血压,雷电来临时,要保持平静心态,一些急救的药品(如硝酸甘油、降压片)要带在身上。
雷雨天也是哮喘高发的时段。加拿大的医学科研人员通过6年观察发现,雷雨天哮喘患者去医院的频率较平时会增加15%。国内医学专家研究证实,夏季雷雨天气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真菌、霉菌等过敏原的繁殖和生长,加上气压较低,空气中漂浮的过敏原浓度就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哮喘病。因此,哮喘患者雷雨前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下雨时不能紧闭门窗,而应该保持通风,因为自然风可以带走或冲淡室内的过敏原;雷雨之后如出现太阳暴晒、温度升高,出门时不妨戴上口罩,以防过敏原。
暴雨基本上都是由大雨滴组成,这对人体健康也不利。英国科学家乔治?弗拉耶尔研究发现,下小雨时,雨滴不带辐射污染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而大雨中则夹带着大量的射线和污染物。云中的雨滴都依附着不少污染物,但小雨滴需要20至30分钟才能降到地面,在这一过程中,雨滴受到的辐射污染将完全消失,而大雨滴降至地面的时间则要短得多,射线等污染物也会随之降到地面。
此外,洪涝期间和过后,要严防可能出现的疫情,做好消毒防疫、清理垃圾和饮用水安全等工作。
【责任编辑】张田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