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初探.doc
PAGE
PAGE 7
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初探
摘 要: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唐诗中意象艺术的成熟讲起,引出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并探求李白与明月的渊源,最后对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李白 古诗 明月 意象
一、 唐诗意象艺术的成熟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意象”一次首次出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近,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后世对意象的说法不一,纷繁复杂,本文择取其中较为浅显易懂的说法: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即是通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文学离不开意象,诗歌作为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更是离不开意象对情感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中国诗歌的意象艺术从起步至成熟,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到唐代以后日臻完善,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在所谓的“盛唐气象”中,意象的艺术愈发生机勃发,走过了初唐的探索期,在盛唐大放异彩。
成熟的意象能在诗篇中连缀成完整的诗歌意境。早在《诗经》的诗篇中,已有意象的出现,但其中的物象多用来直接表达情感,因而在物象和诗人的情感之间,界限是分明的,两者是独立存在的主体和客体。到汉魏古诗,诗中的物象开始同诗中的感情相结合而形成情境,但是还是多从属于情意的抒发,因而不能自立。后来的晋宋之交山水诗兴起,“景”成了诗篇的重要内容,山水诗人多采纳谢灵运“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景观,最终组织完成一幅全景图。但是六朝人写景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写景虽然灵动有余,但诗中的物象与诗人的情感难以达到“神合”,让人感觉堆砌过密不甚流畅,刻画得细致入微却没有源远流长的韵味,也很难感受到诗人倾注其中的感情――这是唐人力图改进的。
唐诗中的意象构成和谐的情境,这种构成无需用定式加以规范,而是灵动的,其根本的要义在于要相融而且相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以整体的美感,构成情感统摄下的完整意境,让人能从有限的画面中走向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得到审美的高峰体验,这是人们常说的“境生象外”,这是唐诗意象构成意境的艺术手法真正成熟的表现。唐诗意象艺术的成熟在于其超越了简单的意象组合,致力于从单独的意象打造情感充盈的审美意境。
二、李白与“明月”的渊源
意象艺术在唐朝日益成熟,不难想象,李白作为盛唐诗人的典范,对意象的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明月是文学中的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是我国古典诗词当中运用最多的意象之一。在李白选用的众多意象中,“明月”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杨义先生统计,在50836首《全唐诗》的作品中,月出现了11055次;在李白的1166首诗中,月出现了523次。明月虽然不是李白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却是其作品众多意象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令人印象深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白独此钟爱“明月”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李白从小便钟爱明月,这在他回忆童年的诗作《古郎月行》中能够明显看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在李白的儿时记忆中,明亮的月是多么美好而令人遐思翩翩。洁白的月亮又圆又大,像极了白玉做的盘子,又像是悬挂在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明镜。月亮里有什么呢?李白不禁遐想,有桂树,更有仙人,当月亮升起的时候,还能看见仙人的两只脚。不仅如此,还有捣药的白兔,它不停地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短短的八句话,我们便能感受到其中透露出来的童真及诗人对月亮的憧憬和向往。
其次,李白喜爱明月,这也是他所具有的浪漫主义气质所决定的。他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气魄,也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乐观,更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志豪情。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直至现今,也仍然深深打动着我们,这体现了李白对光明和理想的不懈追求,而明月这个意象,恰恰能够表达世人对美好事物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诗中的诗人是孤独的,但并不落寞。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他是孤独的;但他胸怀明月,愿与月为友,“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他的内心是充实的,他享受这孤独的时光,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在他心中,只要夜有月光相伴,就足矣,月代表了他的情怀,也表达了他的态度。
最后,唐代盛世的时代精神影响。盛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的大熔炉,不仅对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对于中外文化也能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这个朝代诞生的李白是幸运的,他的气场与这种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磨合成了千古传唱的经典。“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正是当时的人们在唐代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时代背景下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朱高正:用简单的方法传播《易经》.doc
- 朱黎明细微之处见匠心.doc
- 朴实中流动的散文之美.doc
- 朴实无华的青蒿.doc
- 朴拙自然 平淡隽永.doc
- 朴槿惠平凡不平庸的穿衣之道.doc
- 朵拉或我们父母的性神经官能症 真的生活和真的女权.doc
-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doc
- 机关文档一体化模式探讨.doc
- 机制砂混凝土抗拉性能试验研究.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