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井:不止眼前的乡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州古井:不止眼前的乡愁.doc

PAGE  PAGE 7 潮州古井:不止眼前的乡愁   彼时的水井,可说是“城市的眼”   在潮州城中,最常见的是老街、老巷、老宅、青石板……这些饱经沧桑的东西,不断提醒着路过的人,这儿曾经有过的历史。   在老街老巷或是宅院之间,最不显眼却又可以称之为“眼”的,就是那一口水井了。   每户人家会就近打一口井   潮州有大海、江河、湖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饮水资源。在这座小城没有自来水之前,人们的生活用水除了泉水外,大多依靠水井,且民宅中自家都基本挖有水井,以供日常生活之用。   彼时的水井,可说是“城市的眼”。小城水网密布,泄水畅通,即便江河纵横,但为了方便,每家往往会就近打一口井。   水井打得很有特色,而且选址也是经过细心的考量勘探,防护设施做得相当好,挖出的水质优良。水井的井壁是用砖、石块等砌筑的,严丝合缝;井底为了集水,按照过滤功效铺设了河砂,从下往上分别是粗砂、细砂和卵石块。   一般的人家自己挖井,但是有些贫穷人家打不起井,就要到近邻去讨水,或者走远点去大街上的井打水。农村的人家,有的会在一小片区挖一个井,大家一起用。遇上枯水季节,井里的水位较低,大家虽然都愁眉苦脸到公用的水井去排队打水,却也井然有序,和和睦睦,不争不闹礼让有道,生怕把水打浅了后来的人家不方便。   井水的清洁很重要。以前的人家,是不允许小孩子靠近井口的。既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怕孩子乱丢东西进去。   和井有关的小城闲趣   水井旁边是干干净净的,风雨过后有狼藉的树叶,附近的人就会赶紧打扫。有的水井还养着红鲤鱼,说是鲤鱼会吃掉一些脏物,可以净化水质。如果说水井是城市的眼,那么此时游动的红鲤鱼就是眼珠了,游来游去,十分灵动自在,这也是小城闲趣了。   湘桥春涨的时候,市区里的井水也涨,趁大人不注意,孩子们趴在旁边,小心翼翼地用手就能在井里舀到水,十分开心。市区里的井最怕猫儿跌进去淹死,因为房子很挤,猫总是跳来跳去,不慎跌进水里的话,整个井就很久不能用,得去买药??下去。   潮州的夏天是记忆中最难忘却的季节,在暑气渐渐消退的黄昏,孩子们跑到街上嬉笑打闹,猫和狗都忙着追逐,天边的晚霞炽烈烈的还燃烧个没完没了,仿佛我们有着天荒地老的白昼一样。   就像是这样的时刻,街头邻居端着杨梅跑去打了井水浸泡,偷偷咬了一口的妇人忍着酥软的牙齿,含混不清地呼叫着吃晚饭啦;从午后就浸泡在井水里的西瓜,到了傍晚想必已经通透凉爽,做工归来的男人抱起西瓜一切,饱满甘甜的瓜肉足以解一天的乏。   大榕树下的老人们,碎碎念念聊着那些亘古不变的话题,远远地看着自家儿媳端着大盆拎着水桶,将从井里挑来的水贮存到水缸里,然后淘米、洗菜、做饭,井边的欢笑声总是从清晨延续到晚上……富足的庭院人家,天井前方一处经常挖有一口水井。   潮州人喜欢在天井中种上荷花、石榴、兰花、菖蒲等花草,荷花缸里养金鱼。每当盛夏荷花开放,香远益清,整个庭院都弥漫着一股清香。高高耸立的荷叶撑起了一片阴凉,消除了一丝暑气。这时候,人们就喜欢坐在厅内,三五人摆上茶具,品尝潮州功夫茶,有时还弹奏一段潮州弦诗,唱上几曲潮剧……一口口水井,如同一声声清脆的呼唤,生生地把记忆叫醒,水井边的热闹光景,童年的凉爽记忆,一切仿若在眼前。   “四目井金鲤――食后着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用水来源已完全脱离水井了。现在除了自家老宅院的水井还偶尔使用之外,再没有谁为了用水而去挖井。   但在潮州穿街过巷,你会发现,古井真不少。   潮州的古井来源与广济桥之类的名胜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换了年代换了名臣。据载,北宋时候的名臣彭延年因为政治斗争而被降职流放到潮州任知州,当时一度有匪寇围城,彭延年举城抵挡,为解百姓饥渴,不仅开仓济民,还在城内凿井三十六口,借此等待援军到来。后经数次激战,终于退敌。留下来的三十六口古井,就成了这座城市莫大的财富。   潮州的古井有以井口数量命名的,如四目、三目、二目井,其中三目井和二目井的井水与别处并无二致,唯独四目古井有些说法。   太平路近南桥的四目古井,井栏呈八边形,井面有四孔,可防民众打水时水桶的相互碰撞。旁边墙上有小龛,上书“有本如是”,左右两联为“四目之垂展,井修易有孚”。原先井边有古树,故也称古树井,井边原有庙,称古树庙,如今树和庙都没有了,只剩下四目古井。   古井隔壁是潮州城最有名的一家祖传豆腐店,每块豆腐三块五毛,得排队买。旁边的黄狗拴在隔栏上,眼汪汪地望着嫩得可以挤出水的豆腐。   井水源源不绝,清澈透凉,偶有路过的行人渴了,等不及排队买豆腐,就掬井水先温润一下皮肤,消解暑热。   潮州有句俗语“四目井金鲤――食后着死”,意思是“不义之财容易惹不必要的祸端”。传说,以前的四目古井里面养有四条金丝红鲤鱼,每天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