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粘土矿物
与粘土胶体化学基础;粘土;钻井液工艺原理电子教案 第二章;硅氧面体晶片:指硅氧四面体网络。硅氧四面体网络由硅氧四面体通过相临的氧原子连接而成,其立体结构见右图。; 2、铝氧八面体与铝氧八面体晶片;铝氧八面体晶片:
多个铝氧八面体通过共用的OH连接而成的AL-O八面体网络;3、晶片的结合;(2)2:1型晶层:由两个硅氧四面体晶片与一个铝氧八面体
晶片构成。;;1、基本概念;例1:蒙脱石在不发生晶格取代时,其理想结构式为:
Al4Si8O2(OH)4.nH2O;(2)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2、几种常见粘土矿物的晶体构造;②高岭石特点;D、C.E.C低(30-150 mmol/kg)
在三种常见的粘土矿物中,高岭石的C.E.C最低。原因在于高岭石几乎不存在晶格取代,所以带负电荷很少,周围吸附的阳离子数目少,可发生交换的阳离子数目就更少了,所以C.E.C小。;⑵蒙脱石;②蒙脱石特点;D、C.E.C 大(700-1300 mmol/kg) ;(3)伊利石 ;②伊利石特点 ; ?由于伊利石取代位置主要在Si-O四面体中,产生的负电荷离晶层表面近,与吸附的K+产生很强的静电力,层间引力较强,水分子不易进入晶层。;D、C.E.C 大介于高岭石与蒙脱石之间(200-400mmol/kg) ;;钻井液工艺原理电子教案 第二章;1、电荷产生原因; (2)表面羟基与H+与OH-的反应(可变电荷);(3)吸附;(2)粘土矿物带电量;常见粘土矿物带电性区别;第三节 粘土的水化膨胀作用;(1)表面水化 ;扩散双电层的形成:;(4)评价方法:吸水量法和膨胀量法
吸水量:总吸水量,单位重量土吸附水的总量(重量或质量);比亲水量:单位表面积吸水量(相当于表面水化膜厚度)。 ; 膨胀量:单位重量粘土的膨胀体积(体积不受限制),另外一种表示方法水化应力,即体积保持不变时,泥页岩水化所产生的应力效应。
;(5)粘土矿物水化膨胀的影响因素
a.?????? 粘土的带电量,增加,膨胀性增大
b.????? 粘土矿物种类,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
c.?????? 粘土矿物补偿(可交换)阳离子种类有关,如钙土(Ca2+)晶层间距最大可达1.7nm,而钠土(Na+)晶层间距可达4nm。
d.?????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离子浓度增加,严重压缩双电层
结果:
e.?????? 温度、湿度等条件有关;第三节 粘土的水化膨胀作用;(1)离子交换吸附
粘土矿物表面上离子(通常为补偿性阳离子)与溶液中同号离子间的交换作用。
如自然界中的膨润土(即蒙脱土)绝大多数为钙蒙脱土,可转化为钠蒙脱土,
Ca2+土+Na2CO3 2Na+土+CaCO3
(2)特点
同号、等电量、可逆
(3)影响因素
a. 离子价数 离子价数越大越容易发生离子交换
b. 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越大离子水化半径越小,离子的吸附性越强交换能力越大,通常离子的交换能力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为
Li+Na+K+(NH4+)Mg2+Ca2+Ba2+Al3+Fe3+H+
c. 离子浓度 离子浓度越大交换能力越强 ;四、 粘土的凝聚性;(3)粘土颗粒在水分散体系中的存在状态
粘土颗粒的存在状态决定了粘土悬浮体系的流变性和滤失造壁性(8种);试验:淡水泥浆钙侵后,失水增大,产生絮凝,粘土颗粒逐渐增大,进一步增加钙离子浓度,最终破坏粘土颗粒的网架结构,形成水土分离的现象。 ;第三节 粘土的水化膨胀作用; 5.分散度和比表面 ;二、胶体的基本性质
1、? 扩散和布朗运动
(1)扩散
扩散是物质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运移的过程,它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必然结果,即均匀分布时体系的熵值最大。
扩散作用不仅存在于胶体体系中,在其他领域如工程、物理、生理等很多领域也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扩散定律:Fick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Fick 第一定律:扩散与热传导相似,沿着某一方向(x方向)发生扩散时,在dt时间内经过截面积A的物质量dm可以表达为;Fick第一扩散定律指出浓度的存在是发生扩散作用的前提。
Fick 第二定律则是讨论扩散方向上一定位置处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表达式;(2)布朗运动
胶体粒子在溶液中的不规则运动,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Brown将 花粉悬浮于水中,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的。
胶体颗粒的运动看似不规则,实际上与扩散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可以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