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编专题一考向二
考向二 文言虚词; 一是“常见文言虚词”,要重点掌握考纲列举的文言虚词。安徽省《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划定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考查范围。
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是相对于词典中的词条义而言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对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文言虚词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其意义和用法,而不是要求考生孤立地去历数哪些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意义和用法。
;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
安徽省高考近年来采用比较的方式直接考查虚词,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其特点是将8个句子(两相对应,4个句子出自试题中的文言阅读材料,4个句子出自中学语文教材)分为四组,要求考生比较、判断每组两句中同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异同。这一命题形式,体现出高考文言文注重迁移、突出运用这一“能力立意”的考查趋势。; (2011·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案】 A;解题思维;答题模板;【参考译文】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在它的前面作序,副考试官在它的后面作序,这是他们的职分。大凡书也像是这样,如同国家刚建立时,州府县的地方志写成,一定推选他们乡里年长受尊崇的有才学的先生为书写序,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就选在州府县做官的。请的人一定是适合这件事的,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在这里做官的人,他的文章好,他对这本书有功劳,于是就不在乡里推让了。; 乡里的先生,他的文章好,他对这本书有功劳,那么官员就不敢写序了。义在独自决断中取得,就由自己做这事,不推让给乡里和官员了。大凡这样的,就是所谓的职分啊。所以,序文只写一篇,有人另外有所创造,这就有了后序。也有只记年月而没有序文的。现在却有了有两篇序文的,有累积三四篇序也不止的。 两篇序,不合乎文体,不是适合的人写,就不合乎职分。当世的君子不学习却喜欢多说话啊。
; 在书上有所发明,(再)写一篇序就可以了。无所发明,只记写成书的年月就可以了,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替人作序。
唐朝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自古为别人作序的人,都是可为后世宗师的人,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要给你没写完的文章作序,当然不可以。”读了这番话,当今那些喜欢替人作序的人就可以停止了吧。; 娄坚在《重刻〈元氏长庆集〉序》中说:“序,是叙述写作的目的,大概从子夏写《诗》序开始的。这之后刘向把校对书籍作为职业,每校对完一编,就有一篇序文,很是规范。左思写成《三都赋》,自认为名声不显扬,请求皇甫谧为他作序。从此,写文章的人多有请托他人作序而流传于世的,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至于那些流传已经很久,刻本已被收存或者模糊不清不能阅读的,又抄写并重新刻板,于是后人又为它作序,这应当只记叙重刻的原因就可以了。 可是,现在记述的人,不去追随先前的圣贤,却胡乱地去分辨好坏,过分地称颂好事,太多设置一些浮夸的言辞,都不是我所选取的。”读了这番话,当今喜欢替古人文集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吧。;推断虚词意义及用法的六种方法
1. 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利用文意解题。用“焉”作例子来说明。例“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的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作者所写的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的“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而“圣心备焉”(荀子《劝学》)中的“焉”用在陈述句中,是语气助词。
; 2.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也”,句末助词,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李将军之谓也” (表揣测语气)。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3.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课件).pptx VIP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GZ106研学旅行赛项规程+赛题 (3).docx VIP
- 八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练习题及专题语法习题.doc VIP
- FANUC工业机器人集成359.pptx VIP
-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三壳组对专用工装及安装方法.pdf VIP
- 【医学】呼吸内科诊疗常规 共(29页).doc VIP
- 公司财务原理 第十一版 习题答案 -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11th edition ,solution.pdf VIP
- 电气控制与S7-1200 PLC应用技术教程郑海春习题答案.docx VIP
- 《网络安全》安全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要点.docx VIP
文档评论(0)